40多歲男確診併呼吸衰竭、敗血症!本土+19,144
一、 新增案例數:總計19,144例。
- 本土案例數:18,934例。
- 境外移入數:210例。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8,934例本土病例,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3,624例,高雄市2,357例,臺中市2,306例,桃園市2,080例,臺北市1,947例,臺南市1,580例,彰化縣838例,新竹縣564例,屏東縣436例,新竹市426例,苗栗縣410例,雲林縣401例,基隆市396例,宜蘭縣361例,南投縣273例,嘉義縣272例,花蓮縣233例,嘉義市175例,金門縣115例,臺東縣98例,澎湖縣41例及連江縣1例。
死亡個案的部分則新增21例,分別為13例男性、8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且具慢性病史、11例未接種3劑以上疫苗。其中較年輕的案例為一名40多歲男性,本身具有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等慢性病史,曾接種過3劑新冠疫苗,12月24日因肺炎併發敗血症、呼吸衰竭而收治醫院治療,並在1月8日轉院時PCR陽性確診,幾經搶救後,仍不幸於21日離世。死因研判為肺炎併呼吸衰竭及敗血性休克、新冠病毒感染。
新冠疫情隨「報復性旅遊」擴大!重症醫:這1工具仍是防疫的關鍵
今年春節期間,許多民眾把握國門解禁的機會,飛去國外度過假期,但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在臉書發文提醒,在我們報復性旅遊的同時,新冠病毒也持續報復擴大中、且沒有停止跡象,而各國採取的防疫措施、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抗疫方針雖然都有放寬,但並不代表新冠病毒「變乖」,仍有很大的機率會在人來人往時感染到新冠肺炎。
對此,黃軒醫師建議,無論你旅遊的目的地流行情況如何,特別是高風險族群、接觸過新冠病毒的人、有高危風險患重症新冠的人、處於擁擠或封閉不良空間的人,都一樣需要配戴口罩,因為口罩仍是對抗新冠病毒的最關鍵工具。
同場加映:
- BQ.1將成台灣最新主流株!專家解析BQ.1、XBB.1.5變異株威脅:快做1件事
- 入境0+7免隔離上路!出國旅遊還要隔離、打疫苗、PCR報告嗎?最新出國入境規定一次看
- 確診當天竟不是臥床休息!婦癌權威賴鴻政染疫仍做一事避免肺部積痰
(1月25日 14:30更新)
今本土+16,329、死亡+22!4歲男童確診隔日腦炎病逝
一、 新增案例數:總計16,518例。
- 本土案例數:16,329例。
- 境外移入數:189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16,51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329例本土個案及18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2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6,329例本土病例中,包含7,147例男性、9,169例女性、1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 3,240 例,高雄市 1,907 例,桃園市 1,815 例,臺中市 1,742 例,臺北市 1,640 例,臺南市 1,327 例,彰化縣 857 例,新竹縣 510 例,苗栗縣 420 例,新竹市 410 例,屏東縣 408 例,雲林縣 380 例,基隆市 305 例,宜蘭縣 272 例,南投縣 267 例,嘉義縣 249 例,花蓮縣 184 例,嘉義市 165 例,臺東縣 101 例,金門縣 77 例,澎湖縣 52 例,連江縣 1 例。
指揮中心並指出,今日新增2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中,分別為13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其中18名病例具慢性病史、1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
今日新增一例特殊死亡個案,一名4歲、無慢性病史的男童,曾接種1劑新冠疫苗,他於1月15日開始發燒、嘔吐,16日持續發燒且意識改變,送往急診救治,經快篩、PCR皆顯示為新冠陽性確診。男童高燒至41.1度、並出現抽搐症狀,檢查後發現他心臟酵素升高及血壓偏低,頭部電腦斷層顯示嚴重腦水腫,醫師診斷疑似腦炎及心肌炎、敗血症。男童被收治於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並給予瑞德西韋、免疫球蛋白、降腦壓藥等治療,雖經積極治療仍不幸於17日病況惡化過世,死因為新冠病毒感染併急性腦炎、腦水腫、心肌炎及多重器官衰竭。

小三通入境陽性率持續掛蛋!後續是否擴大開放將由陸委會研議
為了因應中國防疫大解封,台灣自1月1日起針對中國入境旅客全面執行唾液PCR篩檢至1月31日,從開始執行到現在,陽性率持續下降,符合中國疫情減緩的趨勢。政府也於1月7日開始「金馬地區民眾春節交通專案」,相當於過去的「小三通」。
指揮中心昨日公布,1月22日由金馬入境的旅客中無陽性病例,為此專案開放以來首次零確診;今日公布23日入境旅客檢驗結果,入境旅客中仍舊無人確診。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專案只施行至2月6日,隨著金馬來台旅客零確診,後續是否擴大小三通開放對象,將由陸委會召集相關單位做細部討論。

(1月24日 14:30更新)
今本土+14,673、死亡+24!
羅一鈞:初四、下週一為2觀察重點
一、 新增案例數:總計14,859例。
- 本土案例數:14,673例。
- 境外移入數:186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14,85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4,673例本土個案及18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4例死亡。今日新增的確診病例數較上週二,共少了4,985例,減少約25.4%。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4,673例本土病例,包含6,561例男性、8,108例女性、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 2,746 例,高雄市 1,861 例,臺中市 1,722 例,臺北市 1,507 例,桃園市 1,395 例,臺南市 1,215 例,彰化縣 775 例,新竹縣 456 例,苗栗縣 409 例,新竹市 342 例,屏東縣 336 例,雲林縣 293 例,宜蘭縣 278 例,基隆市 265 例,南投縣 249 例,嘉義縣 218 例,花蓮縣 195 例,嘉義市 152 例,臺東縣 108 例,金門縣 94 例,澎湖縣 55 例,連江縣 2 例。
指揮中心並指出,今日新增2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中,分別為17例男性、7例女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2例具慢性病史、16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

初四、下週一為疫情觀察兩重點!羅一鈞曝口罩令放寬規劃
近日確診病例數逐漸降低,不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由於年假期間民眾不喜歡就醫、篩檢減少,因此本就預估初一、初二確診病例數偏低。加上過年期間基層診所多休診,今天醫療院所陸續恢復正常看診,初四後確診人數可能出現回補情形,這幾天需觀察確診數變化。另外,春節期間有許多民眾趁連假出國玩,可能會帶回其他國家的變異病毒株,因此下週一開工後,將是另一個疫情觀察重點。
針對年後放寬口罩禁令,羅一鈞副組長說明,目前規定室內一律須戴口罩,往後則會調整為大多數室內場所不用戴口罩,僅正面表列需要戴口罩的場所、時機、活動等。他舉例,新加坡、南韓等鄰近國家即放寬大部分場所限制,但是醫療院所、長照機構、大眾運輸工具等高風險場所,仍會要求民眾配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