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叉症候群造成的機轉
上交叉症候群(Upper Cross Syndrome, UCS)由姿勢不良引起肌肉不平衡狀態,緊繃的肌群和無力的肌群在人體側面,脖子前後形成交叉的狀態,為名稱的由來。
- 緊繃且較強的肌肉群:提肩胛肌、上斜方肌、胸鎖乳突肌、胸大肌、胸小肌。
- 無力且較弱的肌肉群:菱形肌、下斜方肌和前鋸肌、深層頸屈肌。

(紅色字體為較緊繃的肌肉,藍色字體為較無力的肌肉。)
上交叉症候群由哪些原因導致?
- 運動量不足:運動不足容易造成肌肉力量失衡,部分肌肉會過於緊繃,而另一部分肌肉過於鬆弛無力。
- 胸肌鍛鍊過度:重訓過度鍛鍊胸肌,忽略背部肌群的平衡訓練,或鍛鍊胸肌後無充足的伸展,造成胸肌過度縮短、菱形肌過度拉長,導致圓肩的體態。
- 長時間維持不良姿勢:長期保持同一個姿勢,尤其是坐姿且上臂往前延伸,例如久坐電腦前辦公、開長途車、低頭滑手機等。
- 工作負重因素:長時間負重工作可能造成上交叉症候群。
上交叉症候群常見症狀?
- 肩頸上背部不適:頸部及肩部緊繃或痠痛、或膏肓痛,嚴重可能產生壓痛點。
- 坐姿異常:出現圓肩(round shoulders)和頭前傾(forward head)。
- 活動範圍受限:肩頸及背部的活動範圍下降。
- 胸部不適感:胸口緊繃感、感覺呼吸困難。
- 神經症狀:肩頸緊繃的肌肉筋膜嚴重時可能壓迫頸椎間的神經,引起頭痛及手臂麻木。
如何改善上交叉症候群?
- 適度起身活動: 避免維持同姿勢太久,每30-60分鐘最好起身動一下。
- 坐姿調整: 耳朵保持與肩膀對齊,減少長時間圓肩及低頭姿勢。
- 緊繃肌群伸展: 上斜方肌、胸鎖乳突肌、胸大肌、胸小肌進行伸展,舒緩過度緊繃的肌肉。
- 無力肌群鍛鍊: 鍛鍊菱形肌、下斜方肌、前鋸肌及深層頸屈肌。
職場六式輕鬆遠離上交叉症候群

鍛鍊無力的肌群
一:鍛鍊下斜方肌、菱形肌:嘗試掙脫束縛的諜報員
雙手於背部交叉緊握,然後用力向身體後下方拉,同時挺胸並收縮腹部。這樣可以感受到肩胛骨向中間擠壓的感覺,以及上臂、肩膀、背部和胸部的緊繃感。保持這個姿勢20至30秒,重複3次。這個動作可以在坐著或站立的情況下進行。

二:鍛鍊前鋸肌:舉拳防守的拳擊手
面向牆壁,雙腳與牆之間保持約兩個腳掌的距離,舉起雙手與肩同寬,肘部與肩膀在同一高度。輕握雙拳,身體向前傾,使拳輪(小指的側面及手掌)、前臂和手肘緊貼牆面。
同時,雙手向牆施力以支撐上半身,收緊腹部,保持腰背及雙腿成一直線。需注意背部不夾緊肩胛,而是讓背部微微向外形成弧度拱起。此時應感到腋下側邊、胸部和上臂有緊繃感,維持動作20至30秒,重複進行3次。
若想增加鍛鍊強度,可逐漸調整牆面與雙腳的距離,增加身體的前傾角度。想更進階挑戰,可嘗試棒式核心俯臥撐練習。

三:頸部深層屈肌訓練:微笑點頭的空姐
點頭下巴微收,配合一抹笑容,輕鬆保持愉悅心情,讓身心達到放鬆的狀態。簡單的小動作不僅能有效緩解頸部壓力,還可訓鍊深層頸部屈肌,進一步改善姿勢。當維持長時間低頭或前傾時,頸部的肌肉容易緊繃,而透過這項動作,可以強化頸部穩定度,減輕肌肉的疲勞,同時有助於緩解上交叉症候群帶來的不適。

伸展緊繃肌群
一:伸展提肩胛肌、上斜方肌:歪頭伸展上背部
此伸展動作靈感源於搖滾之神麥可傑克森的舞蹈姿勢。頭部肩頸放鬆,左手高舉起過頭頂,輕壓右耳後上方處,左手出力將頭拉向左前側,使左耳往左肩靠近,維持20-30秒,換邊執行,可重複3次。坐姿與站姿皆可練習。

二:伸展胸小肌、胸大肌:雙手過頭伸展
這個伸展動作源自於日本籍大聯盟巨投野茂招牌投球姿勢的靈感。先將雙臂彎曲舉至頭後方,雙手十指相扣後向頭頂後上方推伸,掌心保持向上,可有效拉伸胸肌、肩部和上臂。每次維持20-30秒,重複3回,不管是坐著或站著都能練習。

投棒球式伸展:單手過頭伸展
站在欄杆或門邊右側,左肩對齊欄杆或門邊,左手高舉過肩抓握欄杆或扶著牆面,像職棒投手瞬間投球姿勢,身體扭腰向右,可感到左上臂及左胸緊繃感,每次維持20-30秒,可重複3次,再換邊執行。

三:胸鎖乳突肌伸展:堅定意志榮耀我心
左側胸鎖乳突肌伸展:右手食指、中指輕觸左鎖骨頭部位,轉頭向左側,頭彎曲讓右耳往右肩靠近,頭向後仰,可感受緊繃感,保持20-30秒,重複3次。坐姿與站姿皆可執行。

本文獲得陳承勤醫師授權刊載 原文 陳承勤醫師臉書專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