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成因
- 急性腎損傷可能引起急性尿毒症,及早治療有希望復原
- 末期腎臟病繼續惡化會導致慢性尿毒症,由於腎臟已經纖維化,必須借助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等腎臟替代療法,代替腎臟工作以維持身體機能。
尿毒症症狀
在腦部及中樞神經造成頭痛、失眠、憂鬱、意識不清甚至昏迷,全身也會出現口臭、噁心、皮膚搔癢、拉肚子或便祕、心膜炎、眼部角膜炎等症狀,另外因為腎功能低下影響內分泌,也可能導致貧血、心臟衰竭、骨質疏鬆易骨折,同時伴隨著免疫力降低而容易感染。
尿毒症治療:透析治療(Dialysis)
透析治療屬於腎臟替代療法的一種,可選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代替腎臟淨化血液。目前台灣較常見血液透析,全世界洗腎人口也有80%使用血液透析,但腹膜透析因操作便利也日漸普及。
超級比一比!血液透析 vs 腹膜透析
透析方式 | 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 |
常見別稱 | 洗腎、洗血 | 洗肚子 |
操作原理 | 以血液透析機器取代腎臟 | 以腹膜取代腎臟 |
操作方式 | 在手上扎針,讓血液流入血液透析機,過濾掉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多餘水分,再輸回乾淨血液 | 從腹部導入透析液並留置體內,利用腹膜滲透交換出體內代謝廢物,再取出含代謝廢物的透析液,換上新鮮透析液 |
操作地點 | 洗腎室 | 不限 |
操作頻率 | 每周2∼3次 每次4∼5小時 |
每天3∼5次 每次20∼30分鐘 |
此為《早安健康》5月號《40歲,養好腎》部分內容。完整精采內容全台各7-11、全家、萊爾富、OK超商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免運特惠中~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