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炎是指人體腦部處於發炎狀態,大多起因於病毒感染,包含單純皰疹病毒、日本腦炎病毒、腸病毒、EB病毒等,免疫力較弱的族群,如小孩、老人需特別注意,當有類似普通感冒症狀,合併神經性異常,就要提高警覺!
腦炎可由多種病毒引起,多以血液感染傳至中樞神經
通常引發腦炎的因素,和年紀及生活環境相關,根據台北榮民總醫院衛教資料指出,每年台灣地區皆會有不少的腦炎案例,患者輕則痊癒,重則導致智能障礙等嚴重後遺症。若出現記憶力衰退、行為反常等急性精神功能惡化,或是抽搐驚厥、肌肉痙攣等症狀,必須立刻送醫。
嘉義長庚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于義正曾撰文指出,病毒所引發的腦炎除了單純皰疹病毒第一型為直接侵犯神經之外,其餘皆經由血液傳至中樞神經;另外,也有些病毒會藉由節肢動物,如日本腦炎病毒經由三斑家蚊感染,或是由嚙齒類動物咬傷,如狂犬病病毒所引起。
根據過去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科團隊發表在《感染控制雜誌》第十一卷 -第一期(90)的資料顯示,由於引發腦炎的原因很多,在嚴格追查下,仍有50%的病例無法找到病原體,診斷困難,即使經過腦部切片檢查,也僅有45%的個案能確診。
就流行病觀點,腦炎可分為季節性即非季節性,根據病原體分類,100種以上的病毒及細菌都可產生腦炎。較常見的腦炎包括腸病毒與中樞神經感染、小兒麻痺症、單純皰疹性腦炎、日本腦炎、腦膜炎球菌感染,以及萊姆病。
其中,由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起的日本腦炎,一旦發病,致死率達20-30%,且30-50%倖存者會留下永久的神經性症狀或精神異常。另外,雖然目前罹患日本腦炎的兒童比率已下降,但近20年來病例有成人化的趨勢,9成以上的病例都是成人,以40-50歲,且住在稻田旁、養豬戶等生活環境中有較多蚊子者居多。疾管署說明,原因是該年齡層大多未接種過疫苗;在1968年實施孩童公費施打日本腦炎疫苗後,兒童病例才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