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卿急性腸胃炎首重「穩腸胃」防脫水!一周飲食加速復原兼減脂
得了急性腸胃炎,在腸胃不適的狀態下要如何穩定腸胃,同時吃得健康?
陳月卿在臉書專頁分享,在腸胃炎嚴重發作時,自己盡可能多喝水補充水分,因為上吐下瀉時身體可能因為脫水而引發頭暈、心跳加快、虛弱等不適。外科醫師陳榮堅也認為,預防脫水是急性腸胃炎時期的重點觀念,否則會體內毒素累積的濃度變高,對器官造成更大負擔,若症狀嚴重無法喝水、補充電解質,應立即就醫。 (編輯推薦:腸胃炎吃什麼?腸胃炎可以吃水果、吃蛋、喝豆漿嗎?腸胃炎肚子痛舒緩飲食指南,從飲料到食物菜單一次看懂!)
不過,腸胃炎時如果完全只吃白饅頭、白吐司、白稀飯,雖然看起來很清淡,但容易營養不均衡,反而不利於身體修復。在病情穩定後的一週內,陳月卿調整飲食內容,善用優質蛋白質加速腸胃的修復,同時她也在臉書分享自己的飲食秘訣,成功達到瘦身又保肌的效果!
1. 補充優質蛋白質
腸道修復需要蛋白質,如果養分不足反而會讓腸道修復速度變慢,延長恢復時間!陳月卿會避免攝取油脂含量太高、不容易消化的紅肉,選擇吃水煮蛋、燕麥片自製的蛋白奶昔,有飽足感又不會太刺激腸胃。此外,也不妨選擇蒸蛋、魚肉等溫和、軟質的蛋白質食物,別忘了避開油炸或高脂肉品喔!
2. 減少精製碳水化合物
腸胃炎急性期應暫時避免高纖維食物,以免促進腸胃蠕動可能加重腹瀉症狀。陳月卿在病中選擇白吐司這類低纖維的食物,或吃些富含果膠的蘋果,緩解腹瀉又能補充水份。症狀緩解之後,就可以逐漸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比如陳月卿會吃點南瓜、山藥等優質澱粉,取代精製的白麵包,補充營養且易消化。
腸胃炎來襲、體重輕了卻不怕掉肌肉!下一頁看看陳月卿的獨門養生秘訣原來不只靠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