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膽汁對人體消化超重要!流動不正常就容易膽結石
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和濃縮膽汁,而膽汁對於消化與營養吸收至關重要。它不僅能幫助分解脂肪,促進養分吸收,還負責吸收脂溶性維生素(A、D、E、K),確保身體正常運作。此外,膽汁還能中和胃酸,防止腸胃受到過多胃酸刺激,維持消化系統的穩定。
健康的膽汁應該適當流動,但如果膽汁過於濃稠或滯留在膽囊內,就容易形成膽固醇沉積、膽結石或膽囊息肉,進而影響膽囊功能。因此,維持膽汁的正常分泌與流動,是保護膽囊健康的關鍵。
膽囊息肉怎麼來?三大常見成因一次看懂
膽囊息肉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發炎、膽固醇堆積及異常細胞增生是三大主要原因。
首先,長期的膽囊發炎,如慢性膽囊炎、膽結石或飲食不當,可能導致膽囊內壁變化,進而形成息肉。
此外,60-90% 的膽囊息肉其實是「假性息肉」,並非真正的細胞增生,而是膽固醇結晶或沉積物所造成。當膽汁過於濃稠、膽固醇無法有效排出時,就容易在膽囊內壁形成這類沉積。
而在少數情況下,膽囊息肉可能來自異常細胞增生,其中約 5% 可能會轉變為惡性腫瘤,因此醫生通常會建議若息肉超過 1 公分,應進一步檢查,甚至考慮手術切除,以降低風險。
膽囊健康還會受胃酸、血糖、荷爾蒙影響!
除了上述成因,還有一些因素可能影響膽囊健康,進而提高膽囊息肉的風險。例如,低胃酸(Hypochlorhydria)會影響膽汁的正常排放,導致膽汁滯留、變濃,進而增加息肉或膽結石的可能性,而這通常與飲食習慣、壓力或年齡增長有關。
高血糖與胰島素阻抗也是一大風險因素,研究顯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較容易罹患膽囊息肉,這與慢性發炎與膽固醇代謝異常息息相關。
此外,高雌激素水平可能影響膽汁流動,使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膽囊息肉。例如,懷孕、避孕藥或荷爾蒙替代療法(HRT) 都可能導致膽汁變得更濃稠,進而影響膽囊的正常排放功能。
因此,了解這些影響因素,並調整生活與飲食習慣,對於維持膽囊健康至關重要。
如何維持膽囊健康、減少息肉發生機會?下一頁醫師帶你從做這6件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