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5月17日「世界高血壓日」,「初日診所」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整理出門診中最常見的三大迷思,幫助民眾遠離高血壓危機。
迷思1:年輕人不會得高血壓?
事實並非如此!陳威龍醫師指出,雖然目前國際上對「年輕型高血壓」(40歲以下)尚無統一診斷標準,但現代人普遍飲食重口味、熬夜、工作壓力大,讓高血壓年輕化成為全球趨勢。他以自身門診經驗為例,診間最年輕的高血壓患者甚至只有20歲,顯示這已經不是中老年人才需要擔心的問題。
此外,慢性壓力、睡眠不足、缺乏運動、抽菸、飲酒等生活習慣,也會增加年輕族群罹患高血壓的可能性。
迷思2:瘦就不會有高血壓?
內臟脂肪才是關鍵!許多人以為高血壓只發生在肥胖者身上,但事實並非如此。根據《轉化醫學年鑑》的一項研究,18至34歲族群中,BMI超過30(肥胖)者的高血壓盛行率,是BMI小於20(過輕)者的5倍。然而,即使體重正常,內臟脂肪過多仍會導致胰島素阻抗,影響內分泌與血管收縮功能,增加高血壓風險。
與其單看體重,不如養成規律作息、適度紓壓,避免過量咖啡因與刺激性飲食,維持健康體脂比例,才能維護心血管健康。
炒菜不加鹽就能遠離高血壓?下一頁醫師點出關鍵:這3樣少吃才真正減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