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不是年長者專利!5種人也會眼前霧茫茫
白內障不只與老化有關,可依據病因分成5類。
- 先天性白內障。有些新生兒一出生就患有白內障,與遺傳或子宮內感染有關。
- 外傷性白內障。遭到鈍傷或穿刺等外傷使水晶體受損,破壞水晶體的完整性。這種情況還要小心是否有異物留在眼睛裡,若有異物應盡快取出,以免引起更嚴重的發炎反應。
- 代謝性白內障。例如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穩時,也會影響到水晶體使之混濁,產生白內障。
- 續發性白內障。例如有葡萄膜炎、麻疹、德國麻疹這些感染性疾病,或頻繁使用類固醇藥水而產生續發性的白內障。
- 老年性白內障。即最普遍的白內障,好發於50 歲以上,隨著年紀愈大,水晶體自然老化所致。
白內障的四種類型!
此外,白內障不是只有一種類型,從型態上可分為晶核硬化型、皮質混濁型,以及後囊型白內障。水晶體的形狀宛如一枚橢圓形的圍棋子,又像是雙凸透鏡,由外圍到中心可分為囊袋、皮質層、晶核等三部分。
- 常見的白內障類型第一種是晶核硬化,導致水晶體變得不透明,影響光線折射。晶核硬化時,除了視力模糊,初期還會近視變深,因為晶核硬化對光線的折射會變強,使得焦點落在視網膜前方,所以病人常感覺近視度數增加;或者是,病人本來已有老花需戴老花鏡,現在反而不用戴了,這是因為近視中和掉老花的度數,病人會覺得怎麼視力突然變好,甚至以為是「回春」,檢查後才知其實是一種白內障的變化。
- 第二種常見型態則是水晶體皮質混濁,有些人視物會出現眩光、光暈、畏光,或是在黑暗處感覺對比敏感度變差、視物不清。
- 第三種罹患後囊型白內障的病人,畏光情況尤其嚴重,病人常抱怨光線太強的地方反而什麼都看不到。另外,病人近距離閱讀時,也會明顯比看遠處時更加困難。這是因為在強光下或近距離閱讀時,瞳孔會反射性縮小,這時候進入眼內的光線會被後囊型白內障全部擋住,視力因而變得更模糊。
下一頁看更多精彩內容!白內障不宜「放太熟」,嚴重恐變黑;白內障一定要手術嗎?手術最佳時機、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