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體重維持不變,由於代謝能力會隨著老化逐漸下降,脂肪比率也會因而增加,若體內脂肪過度堆積在肌肉組織或是腹部臟器,就會造成肌肉組織的流失,而且肌肉的質量與功能也會跟著下降,最後就會演變成肌少症。簡單來說,當肌肉流失的量大於合成的量時,伴隨而來的便是肌肉質量的減少及肌肉力量的下降。
肌肉過了40歲流失快!女生更年期後更要小心
為什麼肌肉會隨著年齡減少呢?康涵菁說明在成長期即使什麼都不做,肌肉也會持續增長,到了20多歲到達顛峰。一旦過了40歲,肌肉就會開始慢慢減少,超過60歲的話,減少的幅度更大。其中的原因是上了年紀,肌肉合成的反應會降低的緣故。
如果沒有隨著年紀增長攝取更多的蛋白質,將無法維持肌肉合成的平衡。女性的話,由於在40~50多歲時,抑制肌肉分解的荷爾蒙分泌量會減少,因此肌肉更容易減少。
肌肉無力讓身體更不平衡,造成腰酸背痛、脊椎側彎惡性循環
當肌肉無力時,人體的荷重感受器和體位覺機能都會改變,加上脊椎結構變化,身體重量分佈不平均,使軀幹兩側荷重不平均,年輕人的體位覺正常,所以能夠修正回來;但老年人的體位覺變差,無法及時改善姿勢,結果會加重身體重量的不平均分佈,使身體偏向一側,加重該側的肌肉疲勞。
繼續發展之下,會逐漸出現腰酸背痛,甚至導致脊椎側彎。許多老年人的脊椎出現日漸嚴重的脊椎側彎,導致兩側肌肉受力不平均,使肌肉無力程度加重,且對脊椎神經造成牽扯,結果引起疼痛,反過來會抑制肌肉的活動力,形成惡性循環。
不是有吃蛋白質就不會肌少症!下一頁告訴您真正養肌、避免肌肉無力的關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