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哪些油有益於腎臟,哪些油會加重腎臟負擔?腎臟科名醫分享3個大原則,帶你選對油、吃對油,護腎護血管!
油脂不是壞東西,腎友反而更需要「吃對」
對很多有三高慢性病的人來說,「油脂」像個十惡不赦的敵人,但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認為,油脂對於腎臟健康其實不可或缺,更別說人體很多機能的運作和能量來源都需要有油脂,
根據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建議,健康成人每日應攝取3至7茶匙油脂、搭配1份堅果。雖然腎臟病可能因磷鉀限制不宜天天吃堅果。
但透過其他健康油脂補足還是必要的,因為適量的好油可以提升能量、減少發炎、改善蛋白尿、促進腸道代謝與排便,是「護腎飲食」裡經常被忽略的一塊。
一油到底不如聰明搭配「護腎油」!3原則正確吃油,護腎顧血管!
市面上種類繁多的食用油又該怎麼選、怎麼吃?洪永祥醫師建議腎友從3個面向檢視用油習慣,才能真正發揮「護腎油」的效用,盡可能降低負擔。
1.控制油脂攝取量,每日總熱量25%至35%來自油脂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日油脂攝取應占總熱量的25%至35%,這項建議甚至比世界衛生組織更寬鬆,顛覆了過去大家對「油越少越健康」的印象。
洪永祥醫師表示,腎友因蛋白質受限、澱粉攝取又怕血糖過高,常常熱量不夠,這時「好油」就是熱量的最佳來源。
2.完全避開反式脂肪,飽和脂肪最好低於5%
油脂並不是通通不健康,重點是選擇「對的油」來保護心臟與腎臟,不讓「壞油」入口成為心血管和腎臟大敵。洪永祥醫師指出,對腎臟和心血管最具傷害性的,是「反式脂肪」與「飽和脂肪」這兩類油脂!
- 反式脂肪:如氫化植物油、加工麵包、醬料與餅乾等。這些油脂分子結構穩定,進入體內後難以代謝,容易堵塞血管、造成腎絲球負擔。
- 飽和脂肪:如豬油、牛油、椰子油等,建議攝取量應低於每日總熱量的10%;若有心血管疾病風險者,更應嚴格控制在5%以下。
此外,許多中式料理如鍋貼、燒餅油條、炒飯醬料、勾芡濃湯等,常暗藏高飽和脂肪與加工醬料,是容易忽略的陷阱。
看下一頁告訴你不飽和脂肪酸的正確護腎比例!怎麼選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