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柳葉刀》(The Lancet)的國際研究,每年全球有超過 1100萬人因為吃錯而死亡。那麼,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哪些「不改不行」的飲食壞習慣,正在偷走你的健康與壽命!
1.你一直吃熱燙食物
你是不是喜歡喝剛煮好的滾湯、燙嘴的茶?當你大口喝下滾燙的食物,食道正經歷一場「岩漿災難」!
國際研究證實,65℃以上熱飲會讓食道癌風險暴增,因為高溫會反覆灼傷黏膜,就像皮膚被燙傷後結痂又撕裂,最終可能演變成癌變。更可怕的是,火鍋湯底、現沖熱茶即使放涼5分鐘,中心溫度仍可能超過70℃!
小提醒:食物入口溫度控制在10°C–40°C之間,保護食道,不讓傷害累積成癌。所以,建議用嘴唇輕碰食物測試溫度,超過體溫(約37℃)就需再等待。讓食物和飲料稍微放涼,等到不燙口再吃最安全。
2.你一直吃醃製食物
香腸、臘肉、泡菜、鹹魚這些傳統美食,雖然下飯,但含有亞硝酸鹽與大量鹽分。研究發現每週吃4天以上的醃菜者,死於食道癌的風險高出45%,出血性中風風險也升高。
醃製品中藏有亞硝酸鹽、高鈉,還可能形成有致癌性的N-亞硝基化合物。更糟的是,這些添加物不但傷胃,還可能讓你提早進醫院。
小提醒:少碰香腸、臘肉、泡菜,多選新鮮天然食材,才是你該吃的優質食品。
3.你一暴飲暴食
人都喜歡在節慶、加班、壓力下的大吃大喝,看似放鬆,實則可能引發急性胰臟炎,尤其是這樣的間歇性暴食,比長期高脂飲食,還更容易導致動脈粥狀硬化!
小提醒:每餐七分飽,腸胃不鬧脾氣,你的壽命才會延長。
4.你一直吃太快了
吃飯太快,腦袋還沒來得及接收到「飽了」的訊號,你就吃超過所需熱量了。最新研究指出,每餐不到5分鐘的人,脂肪肝風險高出81%!
小提醒:用餐時間至少15~20分鐘,細嚼慢嚥才能保持健康。
下一頁搞懂更多短命飲食習慣:不吃早餐減肥、節儉食物不浪費,小心傷身慢性病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