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西J罹患早期乳癌:面對情緒才能獲得療癒
向來直率的潔西J,過去就勇敢分享自己的健康挑戰,包括先天性心臟病、流產、內耳疾病與過動症ADHD等。這次面對乳癌,她同樣選擇公開診斷過程,並在Instagram分享,自己過去從他人故事中獲得勇氣與支持,如今也希望用自身經歷回饋這份力量。
潔西J坦承,知道自己罹癌後,經歷了人生最低潮,身兼母職、工作與抗癌的三重壓力讓她情緒潰堤,恐慌、害怕、憤怒,各種情緒全湧上心頭。直到她拿起一根玉米棒,才意外解救當下情緒,笑說:「吃玉米棒真的很難哭,強烈推薦它!」
她也誠實地說,面對癌症不想只呈現「正能量滿滿」的形象,因為人生本就不是永遠陽光燦爛。她相信,正視恐懼與低潮,才是療癒的開始。「我會允許自己難過一分鐘、甚至一整天,然後吃根玉米棒、聽好歌、視訊跟朋友大笑一場,再重新振作。」
乳癌早點發現好重要!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高達95%
年僅37歲的年紀罹患癌症,總讓人感慨實在很年輕!乳癌不只是在台灣女性中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更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第4位,且近年台灣乳癌有明顯年輕化趨勢,甚至有年僅13歲的案例,發病年齡比歐美國家還要早。而乳癌成因複雜包含內分泌失調、吸菸、壓力、環境等因素。潔西J的公開分享,正是一記強而有力的警鐘,提醒大家提早篩檢、超前部署。
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高達95%,第二期仍有89%,但到了第三期就掉到72.3%,第四期更只剩下25.7%,可見「早發現」是治療乳癌最大關鍵,45歲以上女性(或40歲以上具二等親家族史者),建議每2年定期做一次乳房X光攝影。
定期追蹤還不夠!預防乳癌復發,日常三餐注意3守則
即便早期乳癌接受治療後5年存活率極高,但未來,潔西J除了定期追蹤,也須預防復發,飲食就是關鍵一環。嘉義長庚紀念醫院的衛教資料指出,除了維持理想體重、均衡攝取營養,還有3大飲食守則。
- 低脂飲食:高脂飲食可能增加乳癌風險,建議選擇瘦肉,烹調方式以清蒸、水煮、燉煮、涼拌為主,並用橄欖油等植物油替代豬油等動物油,才能吃得健康、無負擔。
- 高纖飲食:膳食纖維不僅能降低乳癌復發機率,還能改善便秘、降低膽固醇。可用糙米等全穀類、雜糧飯取代白飯,搭配多元蔬果,讓每一餐都營養滿分!
- 補水禁酒:水是最佳排毒好幫手,建議每天喝足1500~ 2000ml。而酒精會刺激荷爾蒙,恐增加乳癌復發風險,女性每日酒精攝取應嚴格控制不超過1個單位:如1杯紅酒(120ml)、啤酒(250ml)或威士忌(40ml)。
吃錯保健品可能導致乳癌復發?得乳癌能喝豆漿、吃豆腐嗎?下一頁繼續看防乳癌復發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