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油用錯害發炎!醫曝2常見地雷越吃越傷身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於Youtube頻道「痔零姊姊 黃郁純醫師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分享常見的橄欖油錯誤用法,原來,拿橄欖油炒菜、煎炸真的超NG!
2025年一項美國研究顯示,將橄欖油加熱到180°C並持續10分鐘,動物實驗就會發現有腸道、肝臟發炎、脂質代謝異常等問題。不僅如此,高溫會讓橄欖油產生「9,10-環氧硬脂酸」這類發炎物質,不但喪失應有的抗氧化力,還可能擾亂腸道菌相、誘發發炎反應,讓原本養生的好油變成健康隱憂。
黃郁純醫師提醒,如果看到鍋裡的橄欖油冒出白煙,那代表溫度已超過「發煙點」,不只養分流失,油脂還可能氧化變質。
減重名醫蕭捷健也曾分享驚人案例,一位不抽菸的媽媽竟在健檢中發現早期肺癌,原因就可能與長期用冷壓初榨橄欖油爆炒有關!原來,煮飯時油煙瀰漫,不知不覺丙烯醯胺、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質都可吸下肚,可見再健康的好油一旦用錯,也可能變成健康殺手!
如何讓橄欖油保持「健康好油」地位?下一頁看醫師建議2種吃法,潤腸抗發炎有效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