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一:只有老年人才會得肺癌?
廖繼鼎醫師分享,自己的表妹42歲、不抽菸也生活規律,竟因咳嗽就醫後診斷出肺腺癌第三期,後來甚至腦轉移,與病魔搏鬥五年仍不幸離世。他沉痛提醒「肺癌從來不是只挑老年人下手!」
雖然以統計數字來看,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約在60多歲,但臨床上仍有2、30歲的患者年紀輕輕就得肺癌,而且早已不是個案,別再以為自己年輕就與癌症沒關聯!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外科主任馮瑤就說,每年約有7%肺癌患者不到40歲,最年輕甚至只有26歲,且大多數與抽菸無關!
迷思二、不抽菸就不會得肺癌?
「我不抽煙,應該沒事吧?」事實上台灣超過一半的肺癌患者從未吸菸,女性患者更有九成一口菸都沒抽過!廖繼鼎醫師分享真實案例,一位年輕媽媽因長期做菜不開抽油煙機,結果半年咳嗽不癒,竟已是肺癌第四期!
原來,廚房油煙、室內通風不良,都是抽菸以外的肺癌危險因子。想降低風險,別忘了煮飯要開開抽油煙機,關上紗窗避免大量對流干擾抽油煙機效能;烹煮後再繼續讓抽油煙機運轉5~10分鐘;有需要時甚至可以戴上口罩!
迷思三:他抽菸40年都沒事,為什麼我不行?
吸菸是肺癌的關鍵危險因子之一,就連吸到二手菸,也會增加20-30%的肺癌風險,甚至連殘留在物體表面的「三手菸」都會危害健康。不少人聽到這論點會反駁「隔壁鄰居抽菸抽了40年,八十歲還健健康康!」
但別忘了,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基因、免疫力、暴露環境都會影響風險,甚至從空污、PM2.5到廚房油煙都可能是肺癌元凶。所以,不要用別人的命好當藉口,早期篩檢才是守護健康的正解。
肺癌「太安靜」常錯過黃金治療期?晚期肺癌一定沒救?下一頁看醫師解答更多防癌抗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