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高齡喪偶對長者的影響不僅是情感上的哀傷,還可能對大腦健康造成衝擊。孤單與失落,若未能妥善處理,恐引發老年憂鬱症,甚至加速失智症惡化,而親友的陪伴與關注,也往往是他們最需要的支撐。
高齡喪偶可能會讓失智症快速惡化,相信直覺別錯過就醫良機
根據統計,台灣男性平均壽命為77.4歲、女性為83.8歲,兩者差異大。這也讓台灣80歲以上的長者中,有超過8成經歷喪偶,女性更是佔大多數。隨之而來的孤單,不只影響心情,也可能牽動大腦功能。國衛院研究顯示,長期感到孤單的長輩,其語言理解能力容易退化,腦部也出現早期失智徵象。
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呼籲,若能在尚未進入失智階段時,就積極介入,例如語言治療、參加社區活動、與人互動,就有機會延緩認知退化,讓大腦更健康。
失去伴侶的衝擊,不只是情緒波動,更深深影響整體身心健康。日本精神科醫師淺田慎太郎指出,喪偶、住院等重大生活事件,往往改變了長者的日常模式與環境,加劇孤獨感,進而讓失智症進展得更快。
因為這些壓力可能抑制大腦前額葉皮質的運作,降低認知能力;若長者長期獨居、與人互動減少、缺乏刺激,思考機會也會變少,讓失智症一夕之間加重。因此,周遭親人應更敏感察覺長者的變化,及早因應。
失智症的表現因人而異,有些可能從健忘開始,有些則從情緒變化起頭。淺田醫師提醒,一旦家人發現長者「怪怪的」,不要輕忽這種直覺。很多時候,家屬認為「應該沒事」的樂觀推斷,其實延誤了寶貴的就診時機。提早就醫、提早診斷,是守住生活品質的關鍵。
高齡喪偶「老人憂鬱症」症狀也像失智!下一頁看看親友該如何陪伴、關懷讓長輩走出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