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是什麼?三伏貼「冬病夏治」有用嗎?
三伏貼是中醫的外治法之一,會將溫陽祛寒、宣肺化痰的中藥,磨成膏狀貼敷在特定穴位上,例如膻中、大椎、肺俞、脾俞穴等。
三伏貼藉由皮膚吸收,加強經絡循行,改善體內「虛寒」體質。關鍵在於「冬病夏治」,許多冬天會反覆發作的病,例如氣喘、過敏性鼻炎、手腳冰冷、過敏性咳嗽等,根源在於體質虛寒、陽氣不足,而三伏天是一年陽氣最旺的時候,中藥借天時之力,幫助補陽氣、驅寒邪。
2025年三伏貼什麼時候貼?三伏天日期攻略
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陳欣如中醫師表示,2025年三伏分為三個階段,每次貼敷建議間隔10天左右,全年只有這短短幾週,是調理體質、預防疾病的關鍵黃金期:
- 初伏:7月21日(一)
- 中伏:7月31日(四)
- 末伏:8月10日(日)
雖然貼三伏天的時間不是一定要在剛好這三天,但陳欣如中醫師建議,貼敷時間仍以每伏頭1~2天內最佳。
每次三伏貼要貼多久,原則上以成人來說,每次到中醫診所敷貼後約2小時左右後撕掉,兒童則需依個別狀況調整。每星期可以敷貼一次,而夏季完整療程敷貼次數可達3次,體質虛寒、兒童、老人、過敏體質者,可連續敷貼3~4次,加強效果。
三伏貼功效是什麼?哪些人適合貼三伏貼?
三伏貼能治什麼呢?陳欣如醫師說明,三伏貼主要功效包括:
- 改善呼吸道疾病:例如過敏性鼻炎、鼻塞、打噴嚏、氣喘、反覆咳嗽、支氣管炎等。
- 改善虛寒體質:較怕冷、手腳冰冷、易腹瀉等為常見症狀。
- 改善免疫力:常有小朋友免疫力差,一開學就開始感冒、咳嗽、拉肚子,在三伏天貼敷,配合食療與保健,能減少看病頻率。
- 改善婦科問題:例如常經痛、透明白帶多等。
除了以上常見的適應症,臨床上也觀察到越來越多現代人受益於三伏貼,例如:
- 長新冠、反覆感冒的族群:染疫後即使無嚴重上呼吸道症狀,但常見「咳嗽久不癒、易疲倦、感冒拖很久」等症狀,這些族群大多肺氣較虛、衛氣不固,代表免疫力較弱,非常適合在夏季用三伏貼調補肺氣,幫助身體恢復抵抗力。
- 久坐冷氣房的族群:例如上班族,除了腰痠背痛,還常胃脘有涼意,容易拉肚子、關節痠痛,透過三伏貼可以強化身體熱能,改善因寒濕造成的不適,讓身體內外都不再「冷冰冰」。
三伏貼有副作用嗎?
貼後皮膚微紅、微熱、癢是正常反應,但若有起水泡、刺痛劇癢,需立刻取下並冷敷處理。
三伏貼禁忌:哪些人不適合貼三伏貼?
若是嚴重皮膚過敏或慢性濕疹,發燒、感冒中,孕婦、哺乳中,對貼布或中藥材過敏者,就不建議貼敷三伏貼。
貼三伏貼時有什麼注意事項與禁忌嗎?
- 三伏貼需由中醫師診斷體質後施作,避免不適合、效果打折。
- 每次貼敷時間依年齡與體質不同,一般成人建議1~2小時,兒童則需依個別狀況調整。
- 避冷食冷飲:貼完一週內,忌吃冰品、寒涼食物。
陳欣如醫師解釋,三伏貼不是靈丹妙藥,但它是中醫「治未病」智慧的實踐。透過在陽氣最旺的時節,給身體補一劑「陽氣活力」,為即將到來的寒冬做好準備。
作者簡介:陳欣如中醫師,現任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 【翰睿頤初.鳴堂中醫醫療體系 】臉書粉絲專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