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婆媳關係,還是伴侶問題?看清問題根本才能有效修復裂痕
一對夫妻與公婆同住,妻子希望為孩子重新裝潢一個獨立空間,卻遭到公婆反對,連丈夫都沒辦法說服自己父母,讓她逐漸積累怨懟,不禁思考未來是否還能與這個家庭好好相處下去。
一位太太剛嫁入富裕家庭,卻發現先生始終忙於家族事業,兩人幾乎沒有交集,婚姻宛如空殼,即便物質生活優渥,但她內心的孤獨無助感越來越強烈。本是一家人共進晚餐的時刻,卻因為孩子打翻湯品而爭吵了起來,太太責怪孩子不夠小心,先生則指責太太反應過度且太過嚴厲,兩人大吵一架。
上述這些情境,曾經在你的生活裡上演嗎?諮商心理師管珮君分享,過去遇過不少案例,表面上可能是婆媳問題、感情生變、親子教養,因而讓戰火一觸即發,但實際上,可能早就有夫妻價值觀差異、缺乏溝通交流、雙方互動和關係緊張等問題,導致長期積累的矛盾爆發。「婚姻不會突然變得冷淡,而是關係發展的結果!」因此,我們在討論如何修復夫妻關係之前,或許要思考問題的發生點,才能夠對症下藥、有效修復關係。
吵架、諷刺、冷戰!四種最破壞婚姻關係的NG互動
然而,最讓人灰心的或許是,有時候我們以為的「溝通」,卻沒辦法達到理想中的交流互動,反而讓兩人的關係越來越糟,甚至因此不願再對話、習慣冷戰處理,陷入負面循環。
對此,管珮君心理師以自身經驗分享,即使她身為婚姻諮商師,也不可能與伴侶完全沒有衝突,她強調,「不吵架才更有風險!」 婚姻關係的經營,也不只是「不吵架」就可以,日常的維繫更重要,比如每天睡前聊聊天,分享彼此的想法與感受,再忙碌也不忘了簡單的擁抱或親吻,增進親密感,維持愛的溫度。
畢竟,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摩擦和衝突都是必然的,夫妻之間的爭吵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避免讓爭吵變成互相詆毀的戰場,以及如何表達情緒、處理分歧,而不是讓問題累積。根據心理學家 Gottman 提出影響婚姻穩定的「末日四騎士」理論,以下這些負面互動模式會導致關係惡化,甚至走向離婚,包含批評、防衛、輕蔑、以及停止溝通。
- 批評(Criticism):攻擊對方的人格,而不只是行為。例:「你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 防衛(Defensiveness):為自己辯護,將責任推給對方。例:「我工作這麼忙,哪有時間管這些?」
- 輕蔑(Contempt):用諷刺、鄙視的語氣對待對方。例:「哇,你真是好棒棒!」
- 築高牆(Stonewalling):冷戰,不與對方溝通。
你發現了嗎?偏偏這四種行為,都很容易在夫妻互動中出現,造成關係中的傷害。管珮君心理師建議,若不希望雙方陷入僵局或冷戰,不妨試著主動倒杯茶、隨口問句要不要吃點心,小小舉動都可以幫助破冰。
即便雙方尚未達成共識,也可以先恢復基本的互動,降低對立感。同時,兩人意見不同時,提高音量、情緒激動都很正常,如果發現對方情緒幾乎快到極限,就該適時收斂、讓彼此冷靜,記得再怎麼樣都不要說出貶低對方個性或人格的話,因為這些話容易留下長期傷害。
小筆記|四招掃雷,修復夫妻關係
- 適時踩煞車,不攻擊對方人格:察覺彼此情緒到達臨界值,記得適時讓彼此冷靜。不要說出貶低對方個性或人格的話,這樣的言語最容易留下長期傷害。
- 問題還沒解決,關係仍可修復:即使雙方尚未達成共識,也可以先恢復基本的互動,降低對立感。
- 非語言的善意行為:冷戰時,主動倒杯茶、問一句「你要不要吃紅豆餅?」這些小舉動可以打破僵局,而不是只能道歉或討論爭吵內容。
- 日常維繫感情:每天睡前聊聊天,分享彼此的想法與感受。即使再忙,簡單的擁抱或親吻都能增進親密感。
重點在於,有時婚姻中的創傷,往往不是夫妻兩人可以輕易解決,尤其如果雙方已經陷入負面循環,建議尋求專業的婚姻諮商協助,讓專家協助找到真正的問題,並學習更好的溝通方式。
婚姻諮商有用嗎?離婚是一種選擇,但不是都歸咎「個性不合」
不過,當夫妻決定尋求婚姻諮商來修復關係,過程也不會一蹴可幾。管珮君心理師提醒,婚姻諮商的時間長短取決於雙方的狀態、溝通模式、問題複雜程度,通常進入婚姻諮商時,前1到3次的會談主要是評估階段,用來了解夫妻間的互動模式、核心問題,以及雙方需求。進入諮商過程中,對話本身就是療癒的一部份,透過專業引導,夫妻可以慢慢學習新的溝通方式,改善彼此的互動模式,讓感情能夠重新修復並維持穩定。
- 需要諮商1~3次瞭解情況
- 每次諮商時間約50到80分鐘
- 每1到2週一次,隨著關係有進展,間隔可逐漸拉長至3週、1個月
許多人認為不需要婚姻諮商,理由是「就因為個性不合,所以才會離婚」,但其實不然!管珮君心理師表示,婚姻中的兩個人,無論多麼契合,都一定會有價值觀、習慣或思考方式的不同,這是因為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和人生經歷,彼此的差異是無可避免的。所以,問題不在於「合不合」,而在於「如何討論這些不合」。
也就是說,很多人離婚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因為個性不合,而是雙方在面對差異時,採取了高度衝突或毀滅性的溝通方式。當雙方在討論問題時,彼此攻擊、指責、冷戰,或者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需求時,關係就會一步步惡化。
反之,健康的伴侶關係,則是能夠透過適當的溝通,讓雙方能相互影響與成長,因此,婚姻並不是只能靠「個性合拍」來維持,而是仰賴不斷調整、理解與包容。當伴侶願意一起學習正確的討論方式,不只是婚姻能夠長久,兩個人也能在關係中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