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經安排好全家出遊嗎?若是家有嬰幼兒千萬要注意!2歲以下嬰幼兒及2至6歲學齡前兒童較容易罹患侵襲性腦脊髓膜炎 1,很多家長以為孩子出生就有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應該也能預防腦膜炎,但其實日本腦炎、侵襲性腦脊髓膜炎大大不同!
該如何守護小朋友健康成長,早安健康邀請到小兒科吳佩潔醫師親自來解說。
Q:日本腦炎、侵襲性腦脊髓膜炎有何不同?
兩種的病原體及傳播方式不盡相同,日本腦炎是因為病媒蚊帶來病毒感染引起的腦炎 3,侵襲性腦脊髓膜炎是腦膜炎雙球菌經由飛沫等感染引起的腦膜炎 1,兩者症狀也各有不同,侵襲性腦脊髓膜炎潛伏期約2到10天,初期可能會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但重點是病情進展很迅速,嚴重時可能引起肺炎、敗血症、腦膜炎,且可能會危及生命,需要及早發現和治療 2。

Q:侵襲性腦脊髓膜炎有多可怕?
侵襲性腦脊髓膜炎從預防到治療都相當困難,而且未及時治療的致死率達5成 6,難以完全防備、難以診斷、難以挽回,正是它的3大可怕難題。
1.難以完全防備 4:健康者中最多有1/10是無症狀帶原者,感染者本身沒有症狀發作情況,但還是具有傳染力,傳染途徑包含:飛沫、密切接觸。
2.難以診斷 5.6:症狀初期類似感冒、只有上呼吸道症狀,但接續病程發展卻可能非常迅速,常見在24小時內病情可能快速惡化,相關症狀包含有發燒、劇烈頭痛、噁心嘔吐、頸部僵直、畏光及神經學症狀,以及瘀斑等。
3.難以挽回 6.7.8:未及時治療情況下致死率可能高達5成;最高有20%倖存者還可能面臨截肢、智力損傷等終身後遺症。
大家可能覺得很少聽到侵襲性腦脊髓膜炎,但其實在2024年,台灣總共就有7例的個案,這個個案數跟腸病毒重症相當!
近年發現民眾已進入防疫倦怠期,接下來面臨暑假出遊潮,高溫下口罩根本戴不住,不論是國內或國外旅遊,若有安排到人多場合,家有幼童就更要加強預防,並隨時留意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徵兆!

Q: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高風險族群有哪些?該如何預防?
其實全年齡層都有感染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風險,但有3大族群我們提醒要特別留意:
侵襲性腦脊髓膜炎3大高風險族群
(參考資料:兒童感染症醫學會).最脆弱的嬰幼兒(免疫力尚未發展完全,2歲以下嬰幼兒更是確診高峰) 9
.面臨校園群聚的孩童(準備進入托兒所、小學) 10
.青少年(擁擠的住宿環境、二手菸環境、過度飲酒社交、學生及新兵訓練中心) 1,11

我們也呼籲預防重於治療,勤洗手、人潮多時記得配戴口罩,暑假出遊時建議,行程安排可錯開高度擁擠人潮的景點及通風不良的場所降低感染機會,也可考慮提前施打疫苗 12,日常中家長應留意小孩子可能的疾病感染風險,尤其要對侵襲性腦脊髓膜炎提高警覺,別讓孩子期待的未來來不及到來!
1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2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
3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日本腦炎」
4Taiwan CDC;2022;1-13;111 Years Handbook of Epidemic Meningitis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5Thompson MJ;Lancet;2006;367;397-403
6WHO;2024;1-3;Meningitis
7Thompson MJ;Lancet;2006;367;397-403
8Viner RM;The Lancet Neurology;2012;11;774-783
9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疾病介紹」
10Shukuan L;Epidemic report;2010;26;141-157
11Spyromitrou-Xioufi P;Eur Journal of Pediatrics;2020;179;1017-1027
12CDC;2018;1-2;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2018 Health Education Leaflet
13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查詢的日期範圍為 2024/01/01至 2024/12/31 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accessed in APR. 2025)
NP-TW-MNU-SMP-2500016 | Date of Preparation: MAY 2025
更多疾病相關資訊,請諮詢專業醫療人員。僅限台灣地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