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膝」為何讓膝痛更惡化?3類型護膝真正功用別選錯
市面上常見的護膝大致上可以歸納成三種類型,包含利用促進循環、增加關節穩定度、以及壓力矯正型,由於設計原理不同、真正用途也不一樣。
- 第一類:加熱按摩型,適合痠痛放鬆,不宜過度緊束
這類護膝常見設計如加入磁石、發熱材質、電刺激,主要作用是溫敷與壓縮,改善局部循環。對於平時有痠軟、僵硬、不明原因酸痛的人,這類護膝可能有效。
但呂紹睿醫師指出,若是有「內側摩擦症候群」的人,穿上這類包覆性高的護膝,反而會壓得更緊,使症狀惡化。建議依個人感受為準,穿起來舒服可使用,若覺得卡、痛,則應立即停用。 - 第二類:穩定型護膝,術後或韌帶損傷者專用
這類護膝主要用在增加膝關節穩定性,適合已有韌帶損傷、關節鬆動、膝蓋開刀後恢復期的患者。呂紹睿醫師指出,膝蓋變形超過6、7度以上的患者,或進行關節鏡手術、人工關節置換者,在手術前後配戴穩定型護膝,有助分散體重壓力,保護受損區域。
不過,若膝蓋本身並沒有損傷,長期過度依賴穩定型護膝,可能讓肌力退化,當拿下護膝反而更容易受傷,並不建議長久依賴。 - 第三類:壓力導向型護膝,調整膝蓋受力區
這類護膝常應用在退化性膝關節炎造成的 O 型腿、X 型腿,也適合膝蓋前方髕骨外偏的人。呂紹睿醫師表示,前方有洞的護膝設計能環繞髕骨,在膝蓋彎曲時導正其移動軌跡,避免偏移造成局部磨損。
例如年輕女性常見的「髕骨外偏」,若使用這類導向型護膝,有助減少髕骨外側軟骨長期承壓、減緩退化速度。
護膝怎麼選?醫師挑選原則懶人包看這邊
- 有痠痛困擾者可選擇按摩加熱型,但應注意壓力勿過強
- 韌帶鬆弛或手術恢復者建議使用穩定型護膝
- 髕骨外偏、O/X型腿者可評估使用壓力導向型護膝
要怎麼知道哪些是適合自己的護膝產品?呂紹睿醫師提醒穿戴重點,如果穿上護膝後會「限制」關節活動、覺得卡卡或疼痛症狀更明顯,就建議要立即停用並尋求專業評估。比如坐下或從椅子起身時覺得會卡、膝蓋很難彎曲,走路時發現會疼痛、沒辦法用平常施力的方式走動,都不是理想狀況。
因此,挑選護膝最好還是先就醫檢查膝蓋問題,尋求專業建議如何選擇和穿戴、且自己也有機會感受活動度為佳。同時,護膝僅為輔助工具,不應長期依賴取代訓練與復健,若護膝本身容易悶熱、造成過敏及濕疹問題,也建議不要長時間穿戴喔!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