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靜脈曲張治療專家的袁于婷醫師,特別分享彈性襪的正確用法,臨床上他也遇過不少患者提出問題,包含靜脈曲張需不需要開刀?有沒有不用手術又有用的治療方案?平時怎樣的運動不能做?來看看正確答案守住雙腿甚至全身的健康!
迷思1:彈性襪整腳包覆、越緊越有效?ˊ
心臟外科醫師袁于婷表示,彈性襪又稱壓力襪,是需經過衛福部認證的產品,主要以「漸進式壓力」來設計,幫助血液回流心臟,所以正確穿法是腳踝處壓力最緊、接著往上逐漸減輕,並不是越緊越好。反之,錯誤的穿戴方式、選錯尺寸,都可能導致末梢血液循環受阻,甚至出現腳麻等情形,所以選對尺寸很重要,購買前最好先正確測量小腿或大腿的「上段」尺寸、對照產品尺寸表,可以的話到現場由專人協助測量選購會更安心。
一般來說彈性襪有三種常見類型,包含小腿襪、大腿襪、以及褲襪,重點不是一定要包覆到整隻腿,關鍵在於包覆到病灶區域就有效果,另外則是彈性襪的壓力係數。醫療上以毫米汞柱作為壓力單位,而非一般俗稱的「幾丹」,因為這頂多表示纖維重量,無法準確代表壓力大小,且針對不同類型需求的彈性襪,壓力係數也不同。
- 一般保養型:建議壓力係數15~20毫米汞柱
- 輕度靜脈曲張、術後保養:建議壓力係數20~30毫米汞柱
- 靜脈潰瘍、淋巴水腫:建議壓力係數40毫米汞柱以上
迷思2:人人都可以穿彈性襪、穿越久越好?
彈性襪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穿。袁于婷醫師指出,因為彈性襪原理是透過加壓促進血液回流,如果本身患有動脈阻塞性疾病,血液本來就已經不容易流向下肢,再度加壓之下會使血液更難流通、反而加重病灶。
另外彈性襪的穿著時機建議在早晨起床後、尚未起身前穿戴好,每天以6至10小時為佳,傍晚回家休息或洗澡時即可脫下,夜間平躺時則無需穿襪。若是夜班工作等特殊工作性質,建議在需要久站、負重時穿著。總之應以穿著舒適、沒有不適感為原則,穿對時機比穿得久更重要。
迷思3:沒時間運動,多抬腿就能改善靜脈曲張?有運動禁忌?
不穿彈性襪,光靠抬腿有用嗎?袁于婷醫師解答,抬腿約15分鐘、高度比心臟稍高,確實有助於血液回流,緩解雙腿腫脹和不適,但頂多是一種預防和緩解症狀的方法,無法真正治療已經鬆弛、瓣膜功能受損的血管,況且如果堅持90度貼牆、抬腿抬太高,反而擔心影響動脈供血造成腳麻不適。
由於靜脈曲張是血管老化鬆弛,運動雖然可預防惡化,但無法逆轉病變。建議每週至少2至3次的有氧活動、避免久站久坐,並適度透過空中腳踏車或踮腳尖運動,強化靜脈幫浦功能,有助減緩靜脈曲張惡化。至於重訓運動,一般每週一小時影響不大,除非很嚴重的靜脈曲張、或處於術後復原期,則應暫停重量訓練,待狀況好轉再恢復鍛鍊。
4個下肢運動遠離血管堵塞
想有效促進腿部血液循環,降低血管堵塞及靜脈曲張風險,袁于婷醫師推薦大家4招簡單又實用、隨時都能做的下肢運動,特別適合久坐久站的上班族,養成每日練習的習慣,守護腿部健康!
- 踮腳運動:站立姿勢下腳跟抬起踮腳尖,每次20至30下,能促進小腿肌肉收縮放鬆,加速血液循環。若覺得站立不穩,可坐下後將腳放在前方再做此動作,適合辦公室內執行。
- 後踢腿運動:站立時輕鬆將腿向後踢動,刺激大腿後側肌肉,活絡腿部循環。
- 拉筋運動:靠牆站立,一腳向後伸展,拉伸小腿後側肌肉,舒緩緊繃感。也可坐著將腳頂在牆面上,拉伸腿部肌肉,增加血流通暢度。
- 坐姿抬腿踢腳運動:坐在椅子上,將腳稍微抬高,並做前後踢腿的動作。此動作看似簡單,卻能充分訓練大腿與小腿肌肉,有效改善血液循環,減輕腿部疲勞與腫脹感。
以上運動隨時隨地都可進行。
迷思4:翹二郎腿會導致靜脈曲張?
其實並不會。袁于婷解釋,靜脈曲張是因血液長期積聚於腿部、血管擴張及瓣膜鬆弛所致。翹二郎腿難以長時間保持,通常會因腿麻而變換姿勢,並不會造成持續血液積聚。但是翹二郎腿的姿勢仍可能影響脊椎或骨盆、導致腰痠背痛,所以當然還是避免久坐、經常變換姿勢較好。
迷思5:美國「超級膠水」療法人人適用?
並非如此。「超級膠水」主要針對主幹型靜脈曲張,透過導管將膠水注入血管內,使病變靜脈黏合、封閉,優點是無熱能刺激、痛感較低、恢復期短。不過若是表淺型、血管靠近皮膚或已有發炎感染者,就不適合,否則可能引起更嚴重反應。膠水為外來物質永久不吸收物質,約有4%患者可能產生過敏反應,敏感體質者在評估上應特別謹慎。
迷思6:靜脈曲張可以不開刀、靠吃藥解決嗎?
藥物無法根治,只能暫時緩解症狀。目前常見藥物有馬栗種子萃取物、柑橘類萃取物,或是具抗發炎、抗氧化功能的化學合成藥,可改善靜脈曲張引起的水腫、痠痛、脹麻、色素沉澱等不適,但無法從根本修復已鬆弛的瓣膜或血液逆流。對於病情較重的患者,仍建議接受手術或其他介入治療,並搭配合適的彈性襪以減輕不舒服、預防惡化。
迷思7:靜脈曲張容易復發,不如不治療?
許多人因擔心復發而延誤治療,醫師對此澄清若手術評估正確,復發率可以低於5%,實際上「大多都不是復發,而是再發!」所謂「復發」是指原手術部位未完全封閉、又出現問題,而「再發」則是沒治療過的、新的靜脈血管出現問題,多半是因體質或生活習慣而再度發生靜脈曲張,畢竟如果術後仍長期久站、負重、缺乏保養,其他血管當然也可能發生靜脈曲張。
說到底,靜脈曲張的發展是長期且漸進性的,從腫脹、色素沉澱到皮膚潰瘍可能歷時數十年,如果症狀已經造成困擾、或有惡化趨勢,及早處理、搭配保養,才能真正守護健康。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