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是什麼?刮痧原理說明
刮痧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透過刮痧板等特定的工具,沿著全身經絡刮拭,達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絡和排毒去濕等效果,而刮痧後的皮膚表面會出現紅色瘀痕,就是所謂的「痧」,而根據痧的型態與顏色,還能判斷出疾病問題。
舉例來說, 彰化縣政府刊登的衛教文章中,中醫師趙佳信提到:「在中醫理論上,身體毛病愈多的人,愈容易刮出瘀斑,表示被刮的人在身體上有經絡不通的地方。」如果是脊椎兩側的痧,可判斷是否長骨刺;患有氣喘的人,在肺俞與膏肓兩處會有明顯瘀斑;第12胸椎下方出痧產生瘀點,則代表有胃潰瘍的病症。
【推薦文章】 刮痧越黑越有效?中醫:刮痧前一定要知道這7件事
刮痧好處有哪些?緩解疼痛、促進新陳代謝
刮痧有緩解疼痛、舒緩疲勞的效果,同時促進血液與淋巴循環,達到提升新陳代謝的效果,而最廣為人知的好處就是緩解中暑,但情況嚴重時,還是要以物理散熱、補水與就醫為優先。
刮痧好處1. 緩解疼痛與疲勞
刮痧對於舒緩疲勞痠痛快又有效!羅明宇中醫師在《中醫對症調理 居家養生寶典》一書提到,刮痧不僅可以舒緩頭痛症狀,還能迅速改善疲勞,達到開竅鎮靜、安神定痛的目的,對腦部保健有不錯的效果。
刮痧好處2. 散熱退火
出痧主要是因為刮拭造成血管擴張、微血管破裂,達到散熱退火的效果,但 國健署提醒,刮痧並不是優先處理熱中暑的方式,熱中暑發生時,還是要以移至蔭涼通風處、再鬆脫衣物散熱、補充水分為優先,如果症狀持續惡化時,則需要緊急就醫。
刮痧好處3. 活血化瘀
中醫角度認為,氣血不流通容易引起各種疾病,而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的衛教資訊說明,刮痧有利於增加血流、提升血液循環,以達到加速身體修復、排毒退熱和安定心神等功效。
刮痧好處4. 促進新陳代謝
刮痧促進循環、進而能幫助代謝的效果,也讓很多人趨之若鶩。中醫師周宗翰表示,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刮痧有促進血液、淋巴液循環的功效,不僅能幫助肌肉和末稍神經獲得充分營養,還能夠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還能突破減重停滯期。
從刮痧顏色可以判斷身體狀況!這顏色要注意氣滯血瘀
根據出痧的位置與型態不同,我們可以大致了解身體是哪些部位在呼救,通常越不健康的部位,刮起來就會以較疼痛,也容易出現大面積的出痧。而刮痧的顏色也代表不同情形,例如粉紅色的痧是血虛、鮮紅色為體內濕熱、紫黑色則是氣滯血瘀的象徵,千萬不要誤以為顏色越深、刮痧的效果越好。
刮痧顏色1. 粉紅色:
最為常見的痧,代表有血虛的狀況。刮痧顏色2. 鮮紅色:
多為熱證,代表體內有濕熱、陰虛火旺。刮痧顏色3. 暗紅色:
多為裡證,代表邪氣影響臟腑、病程長且症狀重。刮痧顏色4. 紫黑色:
多為寒證,代表體內有氣滯血瘀、易有疼痛。刮痧位置:臉部刮痧、身體刮痧位置
刮痧的位置可以簡單分為臉部與身體兩塊,臉部刮痧有瘦臉、排毒和除皺的效果,從眉毛、太陽穴到耳後都屬於臉部刮痧的範圍,而身體刮痧則是包含背部、頸部與四肢等部位。
刮痧部位1. 臉部刮痧
臉部刮痧可以有效達到按摩、消水腫、促進血流與清晰輪廓的效果,例如想消滅抬頭紋,可以用刮痧板在額頭處自上往下刮;改善法令紋,則可以從臉頰由內往外刮。但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唐偉誠醫師提醒,刮痧時應避開人體孔洞和脆弱部位,如眼睛、鼻孔、口唇等。
另外也可以使用梳刮法,使用刮痧板從前額髮際處及雙側太陽穴處向後髮際處、進行規律地單方向刮拭,刮痧板或刮痧梳與頭皮呈45度角,刺激頭部的經絡、改善血液循環。
刮痧部位2. 肩頸、背部刮痧
一般刮痧都是以身體刮痧為主,強調背部、頸部的刮拭, 高雄醫學大學的衛教百科建議,民眾自己動手刮痧時,可沿著頸部兩側或從第七頸椎沿脊椎,由上而下地刮至第五腰椎為止,並注意不要左右來回隨便亂刮。
刮痧部位3. 胸腹刮痧
胸腹刮痧能夠改善胸悶、呼吸困難等問題;有些女性哺乳期會在醫師指導下以乳房刮痧的方式,脹奶不適,促使乳腺通暢及乳汁分泌,通常主要部位會針對膻中穴、乳根穴、膺窗穴和食竇穴刮痧。
刮痧部位4. 四肢刮痧
四肢刮痧在促進循環的同時,還能消除水腫、舒緩脹痛等效果,甚至有些愛美的朋友會利用四肢刮痧的方式來疏通筋絡,達到瘦手臂或瘦腿的效果。
依照刮痧原理,正確刮痧部位、方向
並不是拿著刮痧板、在皮膚上用力刮就叫做刮痧! 衛福部《刮痧拔罐操作手冊》中提到,依照刮痧的方向、力道和部位,我們可以歸納出約10種刮痧的手法,並按個人感受去調整力道輕重,就有機會達到最佳療效!
刮痧手法1. 依照刮痧方向
- 直線刮法:以刮痧板進行一定長度的直線刮拭,適用背部、胸腹部等平坦的部位。
- 弧線刮法:以刮痧板呈弧線狀刮拭,適用於胸背部肋間隙、肩關節和膝關節周圍。
- 逆刮法:以刮痧板從遠心端開始向近心端方向刮拭,適用常規刮痧效果不佳處。
刮痧手法2. 依照刮痧力道
- 輕刮法:刮拭的力量較小,皮膚僅出現微紅、無瘀斑,適用於年長及體弱者。
- 重刮法:刮拭的力量較大,適用於腰背部脊柱雙側、青壯年及體質較強者。
刮痧手法3. 依照體表部位
- 摩擦法:以刮痧板直線式往返移動,使皮膚產生熱感,適用於刮痧前放鬆。
- 點壓法:以刮痧板的邊角用力點壓,以顧客能承受之力量為限,適用於肌肉豐滿處。
- 按揉法:以刮痧板的邊角進行往返來回或順逆旋轉的點壓按揉,適用於經絡處。
- 角刮法:以刮痧板的棱角呈45度角刮拭,適用於四肢關節、脊柱雙側筋肌與肩部等。
- 邊刮法:以刮痧板的長邊呈45度角刮拭,適用於腹部、背部和下肢等大面積部位。
刮痧禁忌時間、族群與刮痧後注意事項
很多人在家就會自己刮痧,但其實刮痧也有不少禁忌需要留意,例如皮膚有傷口、或是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都不宜進行刮痧,而最容易被忽略的刮痧禁忌,就是不用任何潤滑液輔助的「乾刮」,一不留神就會讓皮膚受傷,原本的不舒服還沒解決又有新問題!
刮痧禁忌1. 皮膚有傷口者
刮痧時工具會直接接觸皮膚並加壓摩擦,若本身皮膚已經有發炎的問題,很可能會造成症狀惡化;如果有明顯的外傷還進行刮痧,更會增加傷口擴大、細菌感染的機率。
刮痧禁忌2. 凝血功能異常或服用特定藥物者
國健署提醒,刮痧是血液在皮膚表面有「出血點」的反應,會增加本身有凝血功能障礙、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或阿斯匹靈類藥物患者的出血風險,較不適合進行刮痧。
刮痧禁忌3. 忌乾刮
豐原醫院中醫科主任林慶鐘表示,直接在乾燥的皮膚上刮痧,容易造成刺激、刮傷皮膚,建議刮痧時還是要搭配潤滑劑,像是米酒、凡士林或面霜都可以,就連清水也能起到潤滑作用。
刮痧禁忌4. 吃飯後馬上刮痧
吃飽飯時,一部分的血液會聚集在胃腸區幫助消化吸收,而刮痧會促進血液循環,若吃完飯後馬上刮痧,很可能會影響消化、造成腸胃不適,建議最好休息半小時以上再來刮痧。
刮痧禁忌5. 忌洗冷水澡、吹風
耕莘醫院的衛教文章提醒,刮完痧後一小時內不要洗冷水澡,最好馬上休息,避免吹風、流汗,同時多補充水分,才能達到清熱解暑的效果。
刮痧可以天天刮嗎?刮痧一次多少錢?刮痧的常見問題
雖然說刮痧有提升氣血循環、舒緩不適的功效,但並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神奇療法,例如刮痧不適合天天進行,且如果沒有控制好力道、刮痧工具的清潔,很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Q1:刮痧多久一次?可以天天刮痧嗎?
中醫傳統醫學會理事長賴鎮源在《一刮病除自療法》中表示,依照刮痧的類型不同、刮痧的頻率也有所差異,像是治療病症用的刮痧不適合每天進行,而兩次刮痧應間隔3~6天的時間;美容刮痧則著重暢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且以輕刮不出痧為原則,因此天天刮也沒關係。
Q2:刮痧有壞處嗎?
如果刮痧時沒有控制力道,或是使用的刮痧工具沒有消毒清潔的習慣,很可能會對皮膚帶來紅腫、瘀青或破皮等負擔,嚴重時還有機率併發蜂窩性組織炎、壞死性筋膜炎等疾病。另外,太頻繁進行刮痧,也會讓氣血耗損、疲勞感不減反增。
Q3:刮痧一次多少錢?
如果想要刮痧,可以到中醫診所由專人協助,價格多為200元至500元不等,另外像是部分按摩館和刮痧工作室,也有局部或全身的刮痧服務,價格多落在400元至1,000元左右。
Q4:中暑刮痧顏色是哪些?
雲鼎中醫院長陳玫汝醫師指出,若是出痧鮮紅,代表熱證居多、有可能是中暑的徵兆,且片狀、條狀或塊狀的症狀較點狀散落來得重。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