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升溫,上週新冠門急診就診計6.2萬人次,比前一週上升49%,另外,今年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已經累計564例,其中81例死亡。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端午連假期間,急診就診人次確實較上周增加9%,預估六月份仍呈上升趨勢,高峰可能落在六月下旬到七月初。衛福部部長邱泰源,昨天(2日)也找來醫界五大團體開會討論因應對策,包括疫苗接種、快篩、開立抗病毒藥物等防疫議題,希望結合醫界力量,共同守護全國人民健康。
如今新冠病毒多是輕症…和感冒、腸胃炎、中暑難區分
初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周大翔中醫師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多為輕症或無症狀,但65歲以上長者、孕產婦或具慢性病史者需特別注意下列重症警示症狀,包括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尿量明顯減少、收縮壓<90mmHg或無發燒下心跳>100次/分鐘,請務必立刻就醫,把握黃金時間及早診治。
周大翔中醫師表示,近日中醫門診的確診民眾增加,多表現為輕症、症狀多變且與一般感冒、流感及夏季好發的 腸胃炎、 中暑難以區分,且傳染力強,一人確診全家中標。
常見發燒、 喉嚨癢痛、 鼻塞鼻涕鼻水、咳嗽、肌肉痠痛、頭暈、頭痛、疲倦、嘔吐,有的出現腹痛腹瀉症狀,與疫情第一二年爆發時的痰黃量多、咳嗽多的症狀不同。
部分民眾患有慢性病、長者、孕婦及幼童屬於免疫力較低族群,建議至西醫評估治療,同時至中醫院所診治,中醫師會依據體質開立中藥及針灸,幫助縮短慢性免疫反應的時間及促進身體復原。另外,一般確診輕症的民眾,第一時間至中醫診所診治是個不錯的選擇,幫助即早調整免疫力並恢復健康。
確診2、3年後還症狀不斷免疫不穩定?調理腸胃重建免疫力!
周大翔中醫師表示,門診仍會見到兩三年前確診後,或打完疫苗後免疫不穩定的民眾,例如:變得容易感冒2-3個月一次、確診後氣喘、長期水瀉、恐慌 心悸胸悶心律不整、落髮、月經失調及確診後診斷橋本氏甲狀腺炎及第一型糖尿病的案例。
其中不乏原本沒有慢性病或是未做健康檢查的亞健康民眾。中醫強調腸胃為後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與現代醫學發現腸胃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相互呼應。
中醫師常常藉由調理腸胃來重建免疫力,避免免疫過亢或低下,搭配個別體質調和陰陽,搭配飲食生活注意事項,重啟身體自然的修復能力。因此建議民眾有確診後診斷的各種疾病,皆可至中醫門診諮詢及診治。
如何安度這次的新冠疫情?下一頁中醫師分享食養法,從飯桌菜色道甜點保養茶飲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