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太久全身都遭殃!小腿「第二心臟」最先受苦
一項英國研究發現,連續久坐4小時就會使大腦血流速度顯著下降,影響相當於大腦老化2至4年。日本知名內科醫師鎌田實說明,小腿是人體的第二心臟,透過幫浦作用幫助血液回流到心臟,當下半身肌肉長時間沒活動,就會削弱小腿的幫浦功能,血液循環變差,容易水腫、虛冷、腰痛,長期甚至可能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憂鬱症產生關聯。
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曾在臉書分享觀點指出,久坐和認知功能降低有關。原來,當血液循環變差、腦部供氧不足,就可能影響思考、學習、記憶能力與腦部功能。
被認為不禮貌的「抖腳」好處多多?促進血液循環、對關節也有益
除了多站起來走走,增加日常活動量,鎌田實還推薦適度「抖腳」可以促進健康。許多人往往認為抖腳儀態不佳,而有「男抖窮女抖賤」的俗語,但鎌田實認為,有節奏地輕抖雙腳,可以有效刺激小腿肌肉群,增加小腿幫浦機能,促進靜脈血液回流、改善循環,達到消除水腫的效果。
甚至因為能適度刺激髖關節骨骼,促進軟骨再生,曾讓日本骨科醫師齋藤吉由作為退行性髖關節炎的運動療法之一。鎌田實推廣的抖腳方式,不用特別用力,標榜人人都能立刻上手,無論在辦公室工作、看電視都能一邊輕鬆練習。
【正確抖腳步驟】
- 坐姿調整:淺坐於椅子上,輕輕挺直背部。
- 腿部姿勢:維持膝蓋呈90度彎曲,腳跟微微抬起約2公分。
- 抖動方式:左右腳交替或雙腳同時都可以,以幅度細小的方式上下抖動。
光是抖腳還不夠,鎌田實建議搭配輕度運動,他設計的「鎌田體操」動作之一就包含一招「踏步轉體」,可以同時刺激肌肉、骨骼、腦部、腸道與血管,降低坐太久的危害和風險,每天30秒就能改善血液循環,尤其對肌肉和大腦特別有感!
【鎌田體操:踏步轉體教學】
- 準備動作:雙腳與肩同寬站立,腳尖微外,深吸一口氣準備。
- 吐氣時按節奏踏步:一邊吐氣一邊默念數字1、2、3、4,依序將「右腳→左腳→右腳→左腳」有節奏抬起,落下時腳跟用力踏地。
- 抬起腳同時轉體:數到第5步,抬起右腳、同時扭轉身體,讓右膝和左肘相互靠近(碰到或沒碰到都無妨)。
- 換邊重來一次:回復站姿回到步驟一,這次改為「左腳→右腳→左腳→右腳」的順序,邊吐泣邊抬腳踏步,同樣在第5步扭轉,左膝靠近右肘。
- 全套動作反覆2次,約30秒。

鎌田實醫師說,練習時在感覺快要到極限的狀態下,再撐一次吧!一邊數數、一邊起腿、一邊扭轉身體,可以幫助提升心肺機能和認知機能、鍛鍊髂腰肌、還促進腸道蠕動,好處多多,特別建議午餐之後做練習,有助消化且提神醒腦,預防下午精神不濟喔!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