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才宣布今年4月1日起電價調漲,過2個月馬上就迎來夏季電價計費了,到底2023年夏季電價計費和非夏月比差多少?累進電價、時間電價差別、該選哪一個?夏季電價期間可以如何節約用電、降低電費支出?本文整理包一次看懂!
目錄
2023台電夏季電價時間,2種用戶大不同
一到夏天用電需求大幅提高,需要發電量更大的機組供電,供電成本隨之增加,台電每年6月1日起至9月30日會採「夏季電價」計費,並從10月1日起恢復原價。而2023年的一般民生用戶,也將依慣例於6月開始夏季電價計費。
比較特別的是,經濟部在2022年9月時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擴大約高壓用戶夏月電價時間,像是科學園區、百貨、旅館業等產業用戶,夏季電價將提早從5月16日開始計費,結束時間為10月15日止,等於延長一個月。
夏季電費(夏月)時間
- 一般民生用戶:6月1日~9月30日
- 產業高壓用戶:5月16日~10月15日
非夏季電費(非夏月)時間
- 一般民生用戶:10月1日~5月31日
- 產業高壓用戶:10月16日~5月15日
2023夏季電價一度電多少錢?夏季電費怎麼算?夏季電價級距表一覽
夏季電價比較貴,那到底每一度電的電費多少錢?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什麼叫做「1度電」。根據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說明,「1度電」就是「耗電量1,000瓦特(W)的用電器具,連續使用1小時(h)所消耗的電量。
一度電=1000 瓦特.小時 (1000Wh)=1 千瓦特.小時 (1kWh)
例如,要計算10瓦特的小夜燈,用電1000小時消耗多少度電?
計算方式就是「10瓦特×1,000時」=10,000瓦特.小時(Wh)=10千瓦特.小時(kWh)=10kWh=10度電。
至於電費計算方式一直讓很多人好奇,家裡電費到底是怎麼計算的呢?其實簡單來說就是看每度電多少錢,再乘上你用了多少度電,算出來的結果就是電費總額了!
- 「流動電」計算公式=每段消耗電的度數 × 每度電費費率的加總
- 「電費應繳總金額」計算公式=流動電費+公共電費 及 扣減節電獎勵金
只不過,每個時段、每個級距所套用的「每度電費」都不一樣。
全台有近98%的用戶都是以累進方式計算電費,總共分為6個級距,而2023年的夏季電價和往年幾乎相同,僅有701度以上每度微微調漲0.17元。超過1,001度的話,每度增加到0.70元之多。2023年非夏季電價、夏季電價與級距,看下表統整與試算說明,就可以更清楚囉。
2023年非夏季電價、夏季電價與級距表
用電度數級距 | 非夏季電價 | 夏季電價 |
120度以下 | 1.63元 | 1.63元 |
121度到330度 | 2.10元 | 2.38元 |
331度到500度 | 2.89元 | 3.52元 |
501度到700度 | 3.94元 | 4.80元 |
701度到1000度 | 4.74元 | 5.83元 |
1001度以上 | 6.03元 | 7.69元 |
累進電費計算範例
如果想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電費,台電建議可以從電費帳單上的「計算度數」看起,經常度數所代表的是用戶一期(兩個月)的用電度數,假設小吳家在夏季電價時,某一期的帳單顯示共用了1,400度,由於1,400度涵蓋4個級距,再套用到流動電費的計算公式中,即可得出當月份家中的電費。
應用公式:「每段消耗電的度數 × 每度電費費率」的加總
計算範例:1.63元╳240度+2.38元╳420度+3.52元╳340度+4.8元╳400度=4507.6元
計算範例:1.63元╳240度+2.38元╳420度+3.52元╳340度+4.8元╳400度=4507.6元

圖片來源/台電電力粉絲團
累進電價、時間電價差別在哪?2種電費計價方式比一比
網路流傳「半夜洗衣服更省錢」的說法,號稱在離峰時間用電,就能夠省下不少電費,但台電指出,除非有特別申請時間電價,不然一般用戶都是採「累進計價」的方式,離峰時間用電也不會比較省。到底累進電價、時間電價哪裡不一樣?
所謂的累進費率計價,就是「用電度數越多,級距費率越高」,電費是與用電量多少有關,直接依照用電量計費。也就是用越多電、付越多錢,但是與用電時段是無關的,沒有尖離峰的差異。
至於「時間電價計價」又是什麼?時間電價分為二段式(尖峰時間、離峰時間)、三段式(尖峰時間、半尖峰時間、離峰時間)這2種方式,在採用時間電價的情況下,於離峰時間用電的確比較省錢,依台電網站試算,假設一戶大家庭每月用電1000度,用一般累進電費計算,每年的電費約4,2176元;若改用時間電價,並將50%用電集中在離峰時段、尖峰及半尖峰各用25%,每年可省下約5000元。
聽起來時間電價真的很划算?根據台電表示,時間電價並不適用於所有人,比較推薦每月用電700度以上的住宅考慮申請,且如果要改用時間電價,全家都必須跟著調整用電習慣,把尖峰用電移轉到離峰時段使用,不然還是累進計價比較划算。
因應夏季電價,有哪些節電的方法?
除了搞懂繳交電費的權益外,想少繳電費最根本的還是節能,而日前台電就在臉書《台電電力粉絲團》分享,進入夏天後可以幫家電「換季」,就能簡單達到省電和環保的效果,避免電器在無形中繼續浪費電,以下整理出3個節能小撇步:
1.調低電熱水器溫度:
儲熱式電熱水器是許多家庭的必備家電,但因為儲熱式電熱水器就像大型電熱水瓶一樣,需要不斷耗費電力將水加熱、保溫,可說是相當耗電,對此台電建議,夏天不需要洗太高溫的熱水時就能將溫度調低,等到冬天時再調高。2.快煮壺搭保溫瓶取代電熱水瓶:
進入夏天後,喝熱水的機會減少,這時候就能改用快煮壺搭配保溫瓶的方式保存溫熱水,避免電熱水瓶在長時間保溫下的大量耗電。3.關閉免治馬桶的暖座功能:
若家中的馬桶是有暖座功能的免治馬桶,可以在氣溫升高後關閉暖座功能,否則讓免治馬桶座持續加溫,也會造成隱性的耗電問題。夏季電價期間,如何省電費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還有不少關於省電、省錢的相關疑問,例如分開電表計算會不會比較省?租屋族電費會不會變貴?以下整理最新省電相關常見問題。
分開電表計算可省一半電費?台電:必須符合法規規定
夏季炎熱,難免有開冷氣消暑的需求,但是對一般民眾來說,每繳一次電費就心痛一次。過去就有網友分享自家省電妙方,因為住透天厝,每層獨立一個電表,就可避免累進計算,電費就省下了一半?
對此,台電指出,民眾申請住家分裝電表需依照規定才可安裝,台電會派員到住家勘查,確認是否符合資格,若符合資格,申請者需另外繳交「變更接線」及「安裝電表」等費用;有專家表示,民眾需審慎評估這些額外的安裝費是否超出原本的電費,否則反而讓自己多花了冤枉錢。
不想和其他房客一起繳電費?租屋族電費計算有眉角
租屋族通常也會擔心電費計算的問題,通常房東出租的每個房間會裝有獨立電表,這是房東依照經濟部核准施行的營業規則而申請的。要注意的是,依據規定,同一場所同一種類用電,也以一戶供電為原則。
也就是說,台電收費仍是以一戶的總電量計算,並且按照級距計算,包含各個房間以及公共區域(樓梯間的電燈、公用洗衣機用電、水塔抽水馬達等)的用電加總。再講白話一點,就算一個房間裝設獨立電表,最終還是會以全部房客的總用電量來算級距。
這時會有一種情況發生,自己已經很省電了,但電費為什麼總是超出電表應繳的價錢?這就是因為要跟其他房客共同計算總額,累積金額達標就會提高收費級距,單價就會變高。假設這層房屋有2間套房,A房客使用250度,B房客使用350度,台電以「一戶」來計算繳費級距,兩房客度數相加為600度,那麼就以600度所適用的級距來計算電費。
另外,台電規定,無論總用電量多少度,房東收取電費都不能超過台電非營業用夏季最高用電量的每度單價,若發現房東超收每度單價,可向各地方消費者服務中心或消保官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