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腹瀉關節痛,濕邪惹的禍!中醫推4招健脾化濕

10,845 收藏0
【早安健康/全真中醫】豪雨或颱風常使空氣中的濕度過高,會危害人體的健康,中醫稱之為「 濕邪」。濕邪有利於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容易造成 感冒、結膜炎、腦炎、麻疹等傳染病;老人家或有關節疾病的病患容易感受濕邪,誘發 關節疼痛

人體脾胃受「濕邪」的影響最大,下雨天容易會有 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症狀,常伴有 頭痛、頭暈、精神差、嗜睡、身體乏力、不想喝水、舌苔白膩或黃膩等,中醫叫做「 濕邪中阻」。很多人原本長時間就處於疲勞狀態,運動少,再加上壓力大,也會導致脾胃功能欠佳,中醫叫做「內生濕邪」, 與下雨氣候的「外感濕邪」相對應。

要避免受到「濕邪」的侵擾, 下雨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避免淋雨、注意保暖。儘量少待在潮濕的地方,可使用除濕機或在牆角放置乾燥劑,保持室內濕度適中;陰雨天時注意關閉窗戶,等到天晴後及時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以祛除濕氣;外出時攜帶雨具以防淋雨;不要坐在潮濕的地面上。

第二,適當運動與正常作息。過度疲勞容易導致濕邪乘虛而入,因此一定要安排規律的作息時間。同時還要適度的運動,可以幫助消化、促進氣血流通。

第三,多吃一些 健脾化濕的食物,如扁豆、薏苡仁、冬瓜等,切記不宜過食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免助濕傷脾。

第四,症狀明顯時可依 醫師處方服用健脾化濕的藥物。

另外豪雨停止、天氣放晴後,因天氣炎熱、濕邪容易蒸發引起微生物以及蚊蟲的肆虐,特別要注意 傳染病、感冒、登革熱、腸病毒等疫情的發生,除了要適量喝水、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外,還要注意衛生勤於洗手,必要時以中藥調整免疫力。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