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養生多吃梨!名中醫推6吃法,清熱滋陰各有玄機

10,792 收藏0
【早安健康/陳潮宗(國內權威中醫名師)】秋季在傳統中醫習於以氣候分類的觀念中,將其歸屬為「燥氣」;故入秋後,常令人感覺皮膚燥癢、口鼻、咽喉等呼吸道乾燥、乾咳無痰,甚至出現大便乾結、小便短赤等現象。這些皆因燥性易耗傷人體中肺與胃中的津液,以致產生各種「秋燥」症候群。

梨,是經常食用的水果,味甘、微酸、性寒涼、入肺、胃經、生津止渴、潤燥化痰、主治熱病傷津、肺熱燥嗽、噎膈便秘、不啻為秋冬養生食療最適宜的果中佳品。


梨的種類眾多,以大陸天津鴨梨、山東萊陽梨及白色雪梨等津液充沛、肉質細潤、最富盛名,堪稱為梨中極品。日本產的二十世紀梨乃大陸北方梨移植而成,色白形圓而鉅,但仍不及大陸梨。台灣梨由於氣候因素,且經不斷品種改良,以梨山梨品質最佳,但仍稍遜於東瀛梨。梨的品種、質地雖有良莠之分、但其藥性卻不離其本,異少同多。本地梨雖不及大陸、日本梨,但取得容易,價廉物美、實為消費者最佳選擇。

《本草備要》關於梨的記載云:「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由於不同吃法,將產生不同藥效、故特舉以下數例,以供參考。

一、生吃梨,能解除因上呼吸道感染所產生的咽喉乾燥癢痛、音啞、乾咳及便秘溺短、生瘍作瘡、癰疽發背、煩渴、潮熱等陰虛,虛熱之症候。

下一頁中醫師告訴您更多吃梨食療法!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