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吃到老!吞嚥困難4大症狀,提防吸入性肺炎

117,214 收藏0
【早安健康/耳鼻喉33問】「阿公以前都吃便當,現在白飯吞不下了只能吃稀飯,而且吃飯的時間變好久,幾個月下來越吃越少,體重也掉了好幾公斤」,「阿嬤因為便祕被送來醫院,原來老人家不愛喝水,一問之下才知道原因是喝水常常會嗆咳不舒服」。

每個人都希望家中長者或是將來的自己能夠健康呷百二,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吃」可能成為一個壓力來源,甚至變成無形的殺手。我想一定很多人會納悶有這麼嚴重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吞嚥的生理機制」開始說起…

嚥下的食物要走該走的路



首先,想像一下從口腔或鼻腔通往身體的路徑有兩個,位於前方的路徑會經過喉部通往氣管,我們呼吸的氣體便經由此通道進入肺部;位於後方的路徑則是從咽部通往食道然後連結至胃,可想而知後方的通道才是食物的路徑。當我們吃的食物或喝的水跑到前方,就會導致吸入或嗆咳。

如何讓食物不要跑錯地方,全靠喉部的安全機制阻擋食物,當起動吞嚥的那1~2秒,像葉子一樣的會厭軟骨會向下蓋住喉部入口,此時聲帶也會關閉,加上喉部組織緊縮,便打造一個完美的屏障防止食物掉落,食物也被咽部肌肉推向該走的路徑。

Photo by Samuel Zeller

吞嚥動作需要很複雜的肌肉共同運作



一連串複雜的機制需要六對腦神經與好幾條肌肉相互協調完成,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數量逐漸減少,肌肉力量也會減弱,「吞」不再像年輕時一樣「快狠準」,喉部的保護機制也就自然打折扣了。

除了老化的因素外,對於曾患有神經性疾患、腦部腫瘤接受放射線治療或手術及腦部外傷的患者也會出現喉部、咽部吞嚥反射延遲或肌肉無力的現象,特別容易造成食物進入氣管嗆入/吸入的情形。

下一頁醫師教您預防吞嚥困難問題!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