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好痛風上身!中醫除體濕、理肝腎分治急慢性關節炎- 第3頁

21,566 收藏1

★中醫如何看帝王病(痛風)?中醫辯證分型為何?

中醫古籍《金匱要略》記載「歷節痛,不可屈伸。」《外台祕要》記載「其疾盡靜而夜發,發則徹髓,痛如虎咬,故名白虎之病也。

中醫在痛風的治療上,大多急性期偏向較多溼熱,選用黃柏、蒼朮、川牛膝、薏苡仁、萆薢、土茯苓、虎杖等藥物,來清熱利濕、活血止痛,少數寒濕體質者,有怕冷、畏風、便溏等症,宜選用桂枝、炮附子、羌活、獨活等藥材,來散寒除濕、溫經止痛。

★中醫辨證,治療分急性期與慢性期:

急性期:
(1) 溼熱痹阻型:濕熱毒邪下注關節,紅腫熱痛,疼劇不可觸碰,冷敷較舒服,伴有發熱心煩口乾。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方用當歸拈痛湯、四妙丸。

(2) 寒濕痹阻型:外感寒濕侵入肢體,關節劇痛,痛有定處,遇寒痛增,得熱痛減,關節不可屈伸,膚色不紅,觸之不熱。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緊。處方:桂枝附子湯、上中下通用痛風丸。

慢性期:

(1) 脾虛濕阻:
因久病傷脾胃,胃脘痞滿、食少、大便稀溏,關節腫脹疼痛,肢體重著酸楚。
舌淡嫩胖大、苔白滑、脈滑。用五苓散調脾胃。

(2) 痰瘀阻絡:久病水液在體內停滯,濕聚成痰,痰濕阻滯血脈,血行不暢,痹阻脈絡,關節腫脹刺痛,關節色紫黯僵硬變形,常在關節處形成黃白色、表皮薄易潰破、大小不一的皮下結節如石。

舌黯淡、舌下絡脈青紫、苔膩、脈弦細澀。方用身痛逐瘀湯、疏經活血湯,疏通脈絡化痰瘀。

(3) 肝腎虧虛:久病後肝腎功能失調,氣血津液運輸代謝失常,關節疼痛不顯著,關節畸形,屈伸不利,肌膚麻木,肢冷,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心煩口乾。舌紅、少苔、脈沈細數。獨活寄生湯調理肝腎。

痛風有哪些食物能吃不能吃?下一頁看看中醫師建議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