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祛病必知!落枕就靠這2穴位緩解- 第2頁

29,513 收藏1

艾灸後的排病反應
一般來說,若沒有其他誘因或非身體疲勞的情況下,艾灸後出現排病反應,是體內病邪通過其他出口排出體外的表現。中醫利用人體的本能來對抗病邪,體內的正氣和病邪之氣交戰,把邪氣祛除出去,這才有了「排病」一說。

排病反應會因為病因不同,而出現不一樣的症狀,在治療期間每出現一種排病反應,體內就會減少一種病邪,所以患者不要過分擔心,順其自然就好。

落枕:大椎穴、後溪穴



落枕即睡醒後突然感到頸項僵硬,頸部一側肌肉緊張、疼痛,活動受限。平時堅持艾灸頸部,以熱氣通經活絡,可緩解頸部僵硬、疼痛的症狀。經常落枕易患頸椎病,睡覺時建議使用艾絨做成的枕頭。

灸法:首選艾條懸灸,每個穴位灸量充足,1次即癒。一般以10至15分鐘為宜。

1. 大椎穴,溫通督脈經氣,宣痺通絡



定位:在項背部脊柱區,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後正中線上。
取穴:正坐,把手放在頸後,低頭時位於最高隆起處骨頭的下方。
多學一點:大椎為督脈經穴,主治頭項強痛、咳嗽、氣喘之症。


2. 後溪穴,溫經祛風散寒,行氣活血通絡



定位:在手內側,第5掌指關節尺側,近端赤白肉際凹陷中。
取穴:握拳,在小指掌指關節後,有一皮膚皺襞凸起,尖端處即是後溪穴。
多學一點:後,前後之後;溪,山窪流水之溝。第5掌指關節後凹陷如溝。


首次灸注意:灸後溪穴,可手握拳,懸在燃著的艾條上方,一邊施灸,一邊輕輕搖頭,灸至兩上臂溫熱感至肩井穴,落枕即可緩解甚至解除。


本文摘自《零基礎學艾灸》/孟獻威(弘艾書院創辦人)/大是文化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