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波中風惡化,家中病逝享壽77歲!夏天中風4個關鍵差異不只是中暑

173,391 收藏0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編按:台大前哲學系教授王曉波今(30)日凌晨在家中辭世,享壽77歲。據了解,王曉波就因中風、身體微恙就醫急診,但不幸病情惡化成肺積水,這幾天因不希望身體再受更多折磨而選擇回家,今晨離世。
 
王曉波是海峽評論出版社創辦人,曾任教台灣大學、文化大學、世新大學,過去參與《大學雜誌》、《夏潮》雜誌等,致力於台灣民主運動,著有《臺灣抗日五十年》等書,長期反對李登輝時期以來教科書「去中國化」,過去在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期間身兼歷史課綱微調小組的召集人。
 
綜合媒體報導,其實王曉波兩年前就因為中風而緊急送醫過,當時75歲的王曉波在家中看報紙,看到一半忽然覺得身體不舒服、甚至開始嘔吐,緊接著就中風而馬上掛急診、動手術、住加護病房觀察,後來也陸陸續續復健治療。
 
別再以為心血管疾病是冬天的專利,因為夏天發生中風的機率遠比你想像得高,更可怕的是,夏天發生中風的症狀像是嘔吐、突然不舒服,有時候會以為只是太熱、中暑,結果中風來得防不慎防!這些關鍵差異一定要搞懂,避免誤認,有時候不只是自救,也能救家人一命!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天氣熱,出現頭暈、頭痛嘔吐等症狀,如果補充水分卻沒改善,甚至出現身體半邊麻痺,就要特別小心是腦中風,不只是中暑!新聞曾報導一名58歲男子從果園返家,突然四肢無力、頭暈,起初以為只是中暑不以為意,沒想到從椅子跌坐到地板上,家人趕快將他送醫,才發現竟是急性腦梗塞!中暑和腦梗塞症狀相似,醫師傳授如何分辨及緊急處置的方法!

中暑和腦梗塞共同症狀:頭暈、噁心、頭痛、走路不穩



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因中高居第三位,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詩人余光中、藝人趙舜,都因急性腦中風而死亡,而腦梗塞是常見的中風類型,約有75%的腦中風都是腦梗塞。

有別於一般認知中腦血管疾病冬天才發生,夏天是腦梗塞好發期,因為血液中水分,容易因為流汗而減少,使血液變得黏稠、容易阻塞,如果發生在腦部血管,就可能造成腦梗塞。

日本MBS電視台製作節目「教えてもらう前と後(暫譯:學會之前&學會之後)」邀請菅原腦神經外科診所院長菅原道仁,針對中暑和腦梗塞的差別指出,腦梗塞的症狀類似中暑,二者都可能暈眩、嘔吐、頭痛、走路不穩,所以經常被誤認,若因此沒有在第一時間到醫院接受治療,隨著延誤時間的長短,可能造成程度不等的殘障,甚至可能死亡。

因此,他提出以下差異,幫助第一時間辨認是中暑還是腦梗塞,降低延誤就醫的機率:

  1. 補水、散熱後會不會恢復:較不嚴重的中暑,可以透過攝取水份、鹽分、讓身體充分散熱而漸漸恢復,但是腦梗塞卻沒辦法因此恢復,甚至有可能漸漸惡化。
  2. 有沒有顏面、手部麻痺的狀況:中暑不會有顏面、肢體麻痺的問題,但是腦梗塞患者可能會有嘴巴、眉毛等部位單側歪斜的症狀產生。
  3. 體溫有沒有上升:中暑是身體散熱功能發生異常,會讓體溫上升,腦梗塞則不會。
  4. 脈搏速度:中暑會讓脈搏變快、呼吸急促,腦梗塞不會。

中暑 腦梗塞
補水、散熱後會漸漸恢復 補水、散熱也不會恢復,甚至有可能惡化
沒有偏麻問題 可能會發生單側肢體麻痺,或是眼歪嘴斜等單側顏面麻痺
體溫上升、呼吸急促、脈搏變快 體溫、呼吸、脈搏正常


預防腦梗塞、腦中風方法,下一頁了解!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