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過敏6大症狀,醫:想吐頭暈不一定藥物過敏

155,794 收藏1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藥害救濟基金會】民眾就醫常分不清藥物不良反應、藥物過敏與藥物不耐症的差異,以致就診被醫生問起「吃藥是否會過敏」時,常常說不清楚,造成醫病之間產生不少誤會,讓「醫生開藥好困難」的困境,但其實民眾只要釐清其中的差異,就能讓醫病溝通更加的順暢。

吃藥後腸胃不適、頭暈頭痛是藥物過敏嗎?



皮膚科醫師柯適中表示,過去臨床經驗發現,不少民眾常將藥物不良反應與藥物不耐症全部視為是藥物過敏,以致民眾依醫囑指示吃藥後,有腸胃不適、頭暈或頭痛等反應發生時,就誤以為是對這類藥品會產生藥物過敏,但其實可能是藥物不良反應或藥物不耐症。

柯適中指出,「藥物不良反應」泛指服藥後,身體產生的生理反應,包括藥物本身副作用、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之交互作用、藥物耐受不良及藥物過敏反應等,其中「藥物過敏」是指身體免疫系統面對外來物進入時防衛過度,出現皮膚紅腫、搔癢及皮疹,甚至是呼吸困難、起水泡及心跳加速等症狀。

而「藥物不耐症」是針對服藥後造成身體的不適感,包括腸胃不適、噁心、嘔吐、腹痛及頭昏等,或是如心臟血管藥引起的血壓、心跳改變等,只要請醫生調整劑量、減量服用,即可緩解前述症狀。

正確服藥觀念與注意事項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不要自行服用沒有必要的藥,因為沒有一種藥物對所有人是百分之百安全,尤其造成藥物過敏的因素很多,如基因、體質等,讓藥物過敏難以預防,即便第一次服用某藥物未發生藥物過敏,不代表再次服用時,不會產生藥物過敏。

柯適中醫師在臨床上就曾遇過類似情形。他指出,患者第一次服用藥物時,未立即發生過敏反應,但此時身體已視該藥物成分為外來物質,接著透過免疫機制認識此成分而產生抗體。因此,當再次使用該藥時,這些抗體立即發揮功能,啟動免疫系統攻擊這個成分,一旦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就可能導致過敏狀況。

柯適中醫師強調,民眾就醫時除了說明哪裡不舒服、有什麼症狀、過去病史及近期服用哪些藥品外,若有藥物過敏史的民眾,主動向醫師說明哪種藥物成份曾造成藥物過敏,就醫時也務必隨身攜帶藥物過敏記錄卡、藥袋或請醫師將過敏藥物註記於健保IC卡中,幫助醫師了解自己的情況,以避免醫師開立處方到類似藥物。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服藥期間若出現皮膚紅疹(紅)、嘴唇腫(腫)、發燒(熱)、喉嚨痛(痛)、眼睛不適及口腔潰爛等症狀,可能為藥物過敏反應之前趨症狀,應先停止用藥、盡速帶著藥物回原開立處方醫院之醫療院所就醫即時診斷治療,千萬不要到處求醫。若是在正當使用合法藥物,而發生難以預期的嚴重藥物傷害,且達住院以上等級時,可向藥害救濟基金會諮詢藥害救濟申請事宜。


作者簡介:藥害救濟基金會,本會為衛生福利部捐助成立之非營利財團法人機構,以辦理藥害救濟業務及相關研究調查,使正當使用合法藥物而受害者,獲得迅速救濟,以保障消費者、醫療院所及製藥業者之權益,健全醫藥產業發展為成立宗旨。  藥害救濟基金會官網、  聰明用藥健康吃 Facebook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