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推健走,養腎3守則 首重步態控制

76,026 收藏6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研究指出,20歲以上國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規律健走能讓腎臟病患更長壽、降低洗腎機率,步行量越大越有益。

腎臟也是沉默的器官!然而相對於工作同樣繁重的肝臟,腎臟的再生能力卻遠不及肝臟。最新統計顯示全台洗腎人數突破8萬人,過去一項調查更推估全台慢性腎臟病患者恐超過200萬人,其中只有3.5%知道自己得了腎臟病。該如何才能做好腎臟保養?

物理治療師鄭融指出,研究發現規律健走能讓腎臟病患更長壽、降低洗腎機率,步行量愈大愈有益,因為心臟輸出血液有20-25%流至腎臟,密佈血管的腎臟要有充足的血流供應才能維持良好的功能,當心臟夠力、血液循環夠好、全身血流量夠飽和,腎臟自然健康。

守則1:正確步態健康走!這樣走路最養腎



要讓血流量夠、心臟夠力,運動是最直接的方法。而要讓運動最有效率,一定要活動到充滿大塊肌肉的下肢,保持膝蓋微曲、小腹內收的解鎖站姿,讓參與到健走的活動肌肉量變多;還有動到會喘、心跳加速,才會活動到大量核心肌群,也讓心肺功能達到最大輸出,滿足這關鍵才能真正刺激到腎臟,發揮保養腎臟的運動效果。

以國人運動習慣來說,最容易親近、成本最低的運動就是健走。鄭融表示,正確健走首先必須有正確步態(走路時的動態),要培養出運動習慣,而不要培養出運動傷害,否則運動產生傷害又沒有予以修正,無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還得一直看病吃藥。

守則2:矯正步態再談運動,動態足壓量測是利器


步態可能有哪些問題?阿瘦在全台門市推動「動態足壓量測」,一年多來累積4萬多筆資料,發現高達92%受測者有步態問題,最常見的是內偏步態(約佔50%),其次是外偏步態、不對稱步態,不同步態會延伸出不同健康問題,多走路更會強化這些問題。

正常步態:走路時足弓為適應地形及緩震,重心往下沉降0.4~0.6公分。
內偏步態:足弓下沉超過0.4~0.6公分,缺乏支撐、重心往內偏,每走一步都造成踝關節、小腿骨、大腿骨變形扭轉,關節壞得快。
外偏步態:足弓下沉不足0.4~0.6公分,重心往外偏,腳適應地面能力不佳,避震能力差,容易由下往上造成全身痠痛不適。
不對稱步態:身體兩側向前推進的方式不一致,可能造成單側不適甚至骨盆歪斜,也可能讓骨盆、髖關節、腰椎單邊受力,使問題往上延伸到脊椎。

專業提醒:先足測,再選鞋,請即刻預約動態足壓量測>>>

下一頁專家解密:挑對鞋、做3件事,運動養腎更健康!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