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能帶走什麼?林依晨、曾少宗宣告:留下生命最溫暖的遺產

55,407 收藏1
【早安健康/吳慧禎報導】前「可米小子」成員曾少宗在團體解散後,全力轉往戲劇圈前進,在戲劇演出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最近演出公共電視熱播劇,探討器官捐贈制度與人生必然的生死觀,37歲的曾少宗,日前也到彰化基督教醫院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宣告讓愛留在這世界。

「你把那顆還在跳的心臟拔走,他不就死了嗎?」面臨死神到來,家屬掙扎萬分,到底要不要器捐?如何與家人開口談器捐?尤其,過去傳統觀念薰陶下,不少家人一聽到不留全屍,總會堅決反對;曾少宗說,過去對器官捐贈從未特別了解,為了演出而做功課、詳讀醫療文獻報導,並接觸捐贈者與受贈者家屬之間的互動,才深刻了解到器官捐贈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人死後什麼都帶不走,留下器官卻可以讓愛延續,成為生命最溫暖的禮物,也為需要的人,留一份最珍貴的遺產。其實台灣有不少明星藝人都挺身而出,為器官捐贈盡一份心力,演藝圈人氣雙胞胎兄弟郭彥均、郭彥甫,擔任器捐宣導大使,早已簽署器捐同意書;「零負評女神」林依晨過去也推廣 「器捐就像買保險」,能夠在往生後惠及他人,用愛讓有需要的陌生人成為受益者,得以延續生命。

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截至2019年5月,有9,672位病患等待器官移植,今年度之捐贈人數為119人,有404位受贈者受益,得到移植機會。

器官捐贈的宣導通常指腦死病患的器官捐贈,大部份是腦受傷或腦中風的病人,腦部壞掉了,接著心臟就會停止,在腦壞掉而心臟還沒停止之前執行器官捐贈。然而有些人認為,這樣的病人快要死亡,還要挨一刀,心裡不捨,也因此漏失很多可以捐贈的器官。事實上,器官捐贈的意義,首先是讓需要器官的人,能夠健康的活下去;其次,捐出器官給不認識的人也是「用另一種方式活下去」。

生命必學功課:與家人多溝通,生命最後由自己作主



當器官捐贈遇到需要時,時間緊迫,分秒必爭,所以一定要預先規劃,何況生死是每個人都一定會面臨的課題。「對於死亡這件事,我還在學習。」曾少宗強調,生死的課題難免會想逃避,但他更確信「活在當下」的重要。

儘管尋求父母或家人支持孩子器捐是一條漫長道路,隨著社會思維進步,醫學資訊不斷更新,藉由不斷「溝通」,或許有一天,父母或家人會同意器捐。曾少宗坦言,其實一開始真的很想要簽器官捐贈同意書,但礙於父母關係,遲遲不敢貿然決定簽署。後來藉由每天不斷與父母討論,一步一步邁向為自己做主的時機。

「直到有一天,我跟我的父親說,『我想簽器官捐贈同意書』,沒想到我父親非常爽快直接說,『你已經是大人了,你可以決定你想做的事情,你想做什麼,我們都贊成』,他們沒有太多的反對,這是讓我感到欣慰與開心。」毅然簽下器捐書,曾少宗感謝父母親的開明,同意且支持他做這件有意義的事。

器官捐贈迷思知多少?下一頁解開你對器捐的疑惑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