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太太病倒!丈夫憂鬱症6度復發:陪親人抗憂鬱,比鼓勵更重要的事

151,492 收藏1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以面無表情的風格分析科普知識而走紅的YouTuber理科太太,昨天在臉書宣布,因為她老公John的憂鬱症問題,加上自己的自律神經失調狀況,因此決定放個長假,等充好電之後再回來。理科太太解釋,John今年是第6次憂鬱症發作,起因腦內血清素分泌不足,無法像一般人一樣判斷事情,「他每天都會覺得天快塌下來了,雖然我知道這不是他的問題,但身為一個照顧者,經過3年不知不覺因為壓力過大而自律神經失調。」理科太太表示,一直以來都選擇收拾自己的情緒與壓力,讓自己身體也跟著出了狀況。


圖片翻攝自理科太太Youtube頻道影片

面對鏡頭的工作必需接受社會公評,甚至是謾罵,心理上難免受到較大的影響,南韓最近令人震驚的消息頻傳,兩位女星年紀輕輕就離開,引發大家對藝人心理狀態的關注與討論。韓國超人氣女星泫雅昨日也在IG貼出長文,坦承自己得到憂鬱症,後來又檢查出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但她擔心,如果站到舞台上卻常常昏倒就沒人會找她來表演了,因此過去她選擇隱藏這個秘密,不過她也說,現在勇敢告訴大家了,往後會繼續接受治療,未來努力地過好每一天。


憂鬱患者也能時常微笑、成為開心果,但他們的自殺可能性更高



憂鬱症與我們生活的距離,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近。一般會以為憂鬱症患者是愁容滿面、連篇厭世話語的形象,事實上,很多憂鬱症患者都「堅強地」隱藏得很好,表現得若無其事。甚至,有一種名為「微笑型憂鬱症」的患者,總是用笑臉掩飾心中的不愉快,他們可能是教室裡、辦公室中的開心果,大家都很喜歡親近他們,總覺得他們就是歡樂的代名詞,卻不知道他們內心有個很大的黑洞。

典型的憂鬱症症狀自然是憂鬱、不開心,而微笑型憂鬱症患者剛好相反,他們傾向把心中的憂鬱當成自己的小秘密,向外界表現出他們開心的樣子,或至少「正常的樣子」。這種人可能是完美主義者,或是傾向掩飾自身情緒的「幽默大師」,低落的情緒對他們來說可能代表著失敗或軟弱,因而選擇不表現出來,當這群人最終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時,他們的親朋好友往往會非常難以置信。

微笑型憂鬱症患者與一般憂鬱症患者相比更容易實現自殺計畫。英國劍橋大學學者拉姆絲(Olivia Remes)指出,一般憂鬱症患者往往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執行自殺,而比較有能力應付日常生活的微笑型憂鬱症患者,更可能真正執行他們的自殺計畫。微笑型憂鬱症患者並不少見,拉姆絲表示,可能約有4成的憂鬱症患者是微笑型憂鬱症。(※給自己一個機會,珍愛生命,希望無限)

憂鬱患者發文可能常常講「我」「自己」



雖然微笑型憂鬱症患者並不像一般的憂鬱症,把悶悶不樂掛在臉上、發出求救訊息,但我們仍然可以透過一些行為的改變,偵測出他們的憂鬱傾向。根據外媒「verywellmind」,心理治療師Amy Morin指出,微笑型憂鬱症患者仍可能經歷一些典型的憂鬱症症狀:

  • 食欲改變:有人憂鬱時會食欲減退,有人則是暴飲暴食。
  • 睡眠習慣改變:一直想賴床,或是直到深夜仍不睡,突然的睡眠習慣改變有時是憂鬱症的症狀。
  • 失去興趣:失去興趣也是典型的憂鬱症症狀,比如平時讓他們興致高昂的事情如今卻變得興趣缺缺。

現在社交網路發達,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如何透過文字分析來確定一個人是否有憂鬱症。根據外媒「World Economic Forum」,除了明顯的負面字眼,比如「孤單」、「悲傷」、「悲慘」,科學家還發現一些細微的用詞差別,可有效鑑定憂鬱症傾向。

有憂鬱症傾向的人會使用大量的第一人稱單數代名詞,像是我、自己;他們較少使用第三人稱代名詞,比如他/她、他們。代名詞使用習慣的改變,或許是因為憂鬱症患比較關注自身,而與他人有較少的連結。研究者認為,要判斷一個人有沒有憂鬱症,觀察代名詞的使用習慣,比觀察負面字眼更加準確。

小提醒:憂鬱症的界定並不容易,有時候親朋好友一絲絲不對勁的表現單純只是一時的情緒不穩而已,不要過度揣測,但可以鼓勵疑似有憂鬱症的人找心理諮商專家進行鑑定。

親人得到憂鬱症,該怎麼陪他走過低潮?比「激勵」更重要的事,下一頁告訴你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