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症狀不一樣,但急救一樣不能等!4大類型中風症狀自我檢測

54,300 收藏0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王柏堯&楊昀霖等7位中風復健專家】中風的病情是會隨著時間慢慢發展的,多數的患者,情況會逐漸好轉,患者通常會歷經以下 3 個恢復的階段,每個階段的時間長度不一,沒有一定的標準,有些患者度過急性期之後,便恢復到病前的狀態,有些人可能到了慢性期都還是沒有任何的好轉,端看患者腦神經修復的情況以及復健治療的成效。

以下就是 3 個階段的實際過程:

  • 急性期:急性期是指從送醫後直到穩定的時間,多數是 1 周,中風剛發生時的症狀可能會有明顯的改變,例如手可以慢慢恢復動作等等。也有少部分的患者是惡化,有些患者表示剛進醫院時手腳還可以動,隔兩天卻完全無法活動。這可能是中風發生的過程比較慢,症狀才慢慢顯現出來。

  • 亞急性期:泛指中風後 3 個月內,症狀多已穩定,透過復健課程仍有恢復的空間。這個階段,患者恢復的速度與幅度較大,常見的症狀包含手腳無力、吞嚥困難、意識狀態不佳等等。

  • 慢性期:中風後 3 個月以上,多數的急性期症狀像是意識不清、暈眩、頭痛已好轉。但是手腳無力、吞嚥困難等中風後遺症會有不同程度的殘留,此階段透過復健,仍有改善症狀的機會,但是改善的速度與幅度不像亞急性期明顯。

中風發生在不同腦區,會造成不同症狀



很多患者會疑問,為什麼我中風後手不能動,隔壁的伯伯中風卻是腳不能走?這是有原因的,因為中風發生的腦區不同,會造成不同症狀。

我們可以把腦分為 3 個大區塊(下圖),分別是大腦、小腦、腦幹,繼續還可以細分為各個不同的區域,我們稱之為腦區。腦區就像公司的各部門,當某一個部門關閉時,公司營運便會受到影響。腦部也是如此,各腦區負責的功能不一樣,有視覺、聽覺、體感覺、肢體動作、認知功能等等。

不論是在哪一個部位,皆可能發生缺血型或是出血型的中風。統計上,大腦比較容易發生中風,其中,大腦的中大腦動脈是最容易出現梗塞的位置,大腦深層的基底核,則是出血型中風的好發部位。

腦區受損,其負責的功能也會受到影響,所以中風診斷的一大重點便是找出中風的位置,讓專業人員判斷可能的功能缺損,以利安排適合的治療。接下來將帶大家了解,腦部 3 大區塊發生腦中風時,會引發何種功能的缺損,可以更深入了解中風所帶來的影響。

中風在大腦、小腦最常有哪些症狀?下一頁看看專家分析解說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