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班吃不停?你的餓不是真的餓,3個問題檢查假性飢餓!- 第2頁

34,313 收藏0

如果各位讀者有斷食的經驗,一定對飢餓有更深的認識。理論上,斷食的時間越長,身體儲存的能量越少,飢餓感就會越強烈。但斷食的人都知道,隨著時間過去,飢餓不僅不會增加,反而會像是微風一樣──不仔細感覺不會注意到。可是如果你讓斷食中的人聞到咖哩飯的味道,或是跟他約定斷食之後去吃韓式石鍋拌飯,這時候他就會被「打開開關」,開始感到肚子餓。

壓力、環境讓你胖!學會分辨真正的飢餓感



飢餓是一個複雜的生理感覺,沒辦法單純用身體的能量需求來解釋。飢餓還牽涉到心情、預期心理、周遭環境、人事物等因子。如果身體的能量存量可以100% 解釋飢餓的產生,那麼肥胖的人有充足的體脂肪可用,應該就完全不會肚子餓了吧?


疼痛也是一樣的道理,在門診替病患打一樣的針,有人痛得哀哀叫,有人面不改色,眼睛都不眨一下。是大叫的人比較愛演嗎?還是面不改色的人愛逞強?因為每個人的遺傳、焦慮、憂鬱的心理狀態,還有他對於疼痛的解讀,甚至他與另一半的緊張關係,都會放大或是降低疼痛的強度。

我當然不是說,以後身體有痛去看精神科醫師,或是心理諮商就好了。許多疼痛真的是身體受傷所引起,所以各位會需要復健科、骨科醫師來把關,及早解決這些可處理可改善的問題。

但有些時候慢性疼痛不好,檢查也找不出確切疼痛的原因時,一直去執著於正確或錯誤的姿勢,或是X 光上那一點小小的骨刺,往往是沒有幫助的。這時候我們反而要去注意病患的心理、情緒、對疼痛的認知,甚至是患者在家裡或職場上的壓力。

在復健科門診待久了,往往聽疼痛病患敘述個兩三句,就可以分辨出來哪些是深受社會心理因子所苦。這類病患常常會四處求醫,得到數個不同的解釋,反覆嘗試不同的治療卻不見疾病改善,而陷入一個絕望的情境中。

減重反覆失敗的朋友,除了檢查內分泌、代謝疾病來排除生理性因素。也建議想想:
  • 是不是常常用飲食來排解壓力?(心理因素)
  • 是不是有太多難以推掉的社交應酬?(社會因素)
  • 是不是家庭、工作、學校的環境都是鼓勵多吃,而不利於飲食控制?(環境因素)

Dr.史考特1分鐘小叮嚀

飢餓不是人進食的唯一原因,現代人用食物來排解壓力、無聊、舒緩情緒、聯絡情感,這都讓減肥變得難上加難!

本文摘自《一分鐘健瘦身教室(2)Dr.史考特的科學增肌減脂全攻略》/史考特(恆新復健科診所院長)/三采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你的飢餓不是你在飢餓!不想減肥失敗記得三個「假性飢餓」檢查點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