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補不如食補!對應五臟養生食療,一篇看懂食物的「四氣五味」

105,563 收藏0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胡塗醫(古傳中醫傳人、瑞士銀行家)】有句話叫「藥補不如食補」,飲食對養生還真的特別重要。

自古以來,中國老百姓都有「藥食同源」的說法,許多常用的中藥,同時是日常的食物。

我們知道,藥物都有偏性,食物當然也有偏性,但是食物的偏性比起藥物來要小得多,對於保養甚至治療更直接。而且食物比藥物「吃」起來方便,可持續性也強。所以學中醫的,不能不懂點兒食療。神醫扁鵲說過:「為醫者,當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癒,然後用藥。」藥王孫思邈真人也在《千金方》裡說:「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療不癒,後仍用藥爾。」神醫扁鵲和藥王孫真人的這種「先食療、後藥物」的思想對於這個時代的我們更有啟發意義!

現在的社會,很多人一有病就進醫院,然後就大把大把吃藥,醫生和患者都「習慣」了吃藥要吃很多才見效。胡塗醫經常給親友們開中藥方都是一、兩劑,很多人吃過藥病好了還老問我再開多幾劑「鞏固療效」,真讓我哭笑不得。《黃帝內經》說:「一劑知,二劑已。」古代的中醫,哪有一個病開幾十劑藥的道理呢!一副藥也是能把病治好的。

所謂「藥食同源」是指藥物和食物同樣可以是生命能量的來源,更指食材本身具有藥物和食物的雙重功效。比如我們中國人常吃的「山藥」(即淮山),既是一種食材(很多時候被當蔬菜吃),更是一味中藥材,具有潤肺益腎、養胃補脾等功效。當然,其最直接的「療效」是治療肚子餓。從天然食材中攝取能量(理解為「營養」吧),是最天然、最健康、最「科學」的方式。山藥這款食材,現代醫學也指出它含有維生素、蛋白質等多種營養成分。中國的老祖宗早就知道山藥可以治療多種疾病了,諸如胃炎、尿頻尿急、糖尿病等症,山藥都是好「藥」。

食療的難點是根據不同的體質乃至病情選擇適合的食材。中醫對藥膳的獨特認識,也是基於食物的性味,依循季節的變化去選擇食材,所以要懂食療,就不能不瞭解各種食材的性味—食物的四氣五味。

食物的四氣五味



所謂「四氣」,也叫「四性」,指寒、涼、溫、熱4種屬性。如果寒熱的偏性不明顯,就歸於「平」性。所謂「五味」,是指甘、苦、辛、鹹、酸。對應人體的五臟就是脾、心、肺和腎(主要是肺)、腎、肝。若偏性不明顯,就歸於「淡」味。

不管是食材本身的「味」道,還是加入的佐料(調味品)的味道,對五臟都有不同的作用,但也要謹記不能過量。比如苦味,能把人的心火去掉,苦的另一個作用是固腎,能把腎精鞏固住。所以,年輕時有意識地吃點苦,到老了絕對有好處。吃苦也得掌握度—少量的苦能開胃,但吃多了也會傷胃度—這番話我今天在傳承群裡的「每日宜忌」裡有提到。

同樣的,甘味入脾,但是肥甘厚膩太過,也會礙脾。肥甘厚膩,也是現代人的通病。油膩的食物,比如烤肉、炸串、大量的肉食,越是看起來誘人的東西,油就越多。肥甘厚膩礙脾,生冷寒涼敗胃。甜膩、油膩、黏膩的食物吃多了,都會導致脾胃受傷。脾胃受傷後,功能變弱,吃進去的食物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運化水濕的能力也差,時間一久,氣血不足,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不能及時排出去,堆積在一起腐敗發酵,變成痰濕、濕熱、濁氣。胖胖的大肚腩和嗓子眼裡的痰,就是這樣來的。

怎麼判斷一種食物、藥材的寒涼溫熱四氣呢?下一頁看看更多解說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