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孩子的防疫該怎麼做?兒童防疫大全:從症狀警訊、照護到疫苗指南

215,911 收藏1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台灣疫情升溫,確診人數不斷飆破新高,原先暫無法施打新冠疫苗的兒童,由於保護力較弱,成為民眾關心的焦點。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日前於社群為文指出,一早起來發現昨天採檢的25個小孩PCR陽性確診了,與病毒共存就是這樣,不會太驚訝。

PCR該去哪裡做?想去醫院、診所做PCR,地址電話這裡查→ 【實名制快篩試劑數量查詢】

指揮中心日前也公布了染疫數據,截至4/26止,0~6歲有佔整體確診人數的7%;7~12歲佔比則為7.4%,亦即12歲以下佔比14.4%,並沒有想像中低。

兒童染疫輕症為主,出現6狀況該緊急送醫



兒童症狀以輕症為主,拉肚子、嘔吐較成人多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品君曾受訪指出,嬰幼兒得新冠病毒的臨床症狀與輕中症為主,除了除了發燒、咳嗽等常見症狀外,食慾不振、拉肚子、嘔吐等特異性症狀也較成人多。

兒童居隔時重症怎麼辦?警訊表徵與緊急送醫條件



日前台灣首例兒童重症死亡個案引起民眾關注。指揮中心指出,若兒童於居家隔離時,出現5項警訊表徵(就醫警訊),即應立即視訊診療:
  • 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
  • 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
  • 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
  • 持續性的嘔吐、頭痛或腹痛
  • 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

除此之外,若出現抽搐、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等緊急狀況,可撥打119或緊急自行就醫,以免造成遺憾。

➤更多參考資訊:
兒童確診死亡首例!4重症警訊速就醫,中醫推薦3穴位效用似清冠一號

染疫兒童居家照護怎麼做?5大監測指標一次看



即便兒童染疫大多以輕症為主,然而所有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爸媽難免會擔心孩子的身體狀況,高雄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召開專家會議,提供了父母因時時留意的幾項指標,供民眾參考。

基本上,兒童居家照護必須注意「體溫」、「呼吸次數」(血氧)、「活力狀態」以擊「進食量及尿量」等監測指標,透過每天固定時間紀錄3次,來辨識警訊表徵,並即時反應就醫。



監測體溫



若身體中心體溫超過38度表示有發燒現象,電子耳溫槍測量的溫度較接近中心體溫,腋溫則平均略低於中心體溫0.8度。

看診:
發燒超過48小時
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

緊急送醫:抽搐、意識不佳



計算呼吸次數



呼吸次數是兒童相當重要的健康指標,若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胸悶胸痛及需要看診。此外,不同年齡層的兒童的指標也不盡相同。

緊急就醫:
呼吸困難、胸凹現象
血氧飽和度低於94%、唇色發紫



觀察活力狀態



家長能以1~10分來為活力狀態計分,1為非常不好、10為非常好。未發燒時,躁動不安、眼神呆滯、持續昏睡、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感覺異常等也是評估活力狀態的指標。

看診:
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
持續嘔吐、頭痛

緊急就醫:抽搐、意識不佳



紀錄進食量及尿量



應記錄進食量與尿量,小便變少、口腔黏膜乾燥、體重下降、口渴等都是要留意的因素。此外,若兒童脫水,也會降低排汗與散熱能力,影響退燒藥效果。

看診:超過12小時未進食、解尿
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
持續嘔吐、腹痛

緊急就醫:
唇色發白
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





兒童確診要住院或居隔?快篩怎麼做比較不會痛、流鼻血?



3類幼兒確診須送醫,其餘輕症居家照護即可



因應新冠確診人數不斷攀升,且有近半數為無症狀感染,為了保存醫療量能,指揮中心宣布進行輕、重症分流。輕症確診者可在家進行居家隔離、照護,同時享有24小時醫療服務,並可透過「健康益友APP」遠距看診、藥師送藥到府。

而根據指揮中心擬定的兒童之警訊表徵與送醫條件,針對無症狀或輕症兒童,3條件直接收至於醫院:
  • 嬰兒年齡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
  • 出生3至12個月且高燒超過39度
  • 須進行血液透析者

除了以上條件之外的兒童,若符合居家照護條件者採居家照護;不符合居家照護條件者,則由照顧者陪同收治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

症狀分類 條件類別 收治場所
無症狀/輕症兒童
  • 嬰兒年齡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
  • 出生3至12個月且高燒超過39度
  • 須進行血液透析者
醫院
所有其他兒童 居家照護

➤更多參考資訊:
輕症居家隔離懶人包:哪些人能在家隔離?同住家人如何防感染?出現4症狀快就醫!

居隔新政策3+4、以篩代隔政策上線



若兒童非確診,僅是被匡列隔離,居家隔離的3+4、以篩代隔新政策也已上線,衛福部宣布,經匡列之接觸者須居家隔離3天,以「1人1室」隔離為原則,不得外出。而快篩檢測時機為「接觸者匡列後1次快篩」(不需要第3天才快篩)。

3天隔離期滿後,即進行4天的「自主防疫」。此時若需外出,則同樣需經過快篩陰性,才可佩戴口罩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並禁止以下事項:
  • 禁止於餐廳內用餐、聚會、聚餐、前往人潮擁擠場所及與不特定對象接觸
  • 上班期間不得與他人共食


幫小孩居家快篩的無痛技巧,5個快篩常犯的錯



耳鼻喉科醫師呂郁蔚於Youtube分享無痛快篩重點:當棉棒順著鼻孔的底部進入時,注意改變角度,讓棉棒邊轉邊進入鼻子,如此一來僅會感到痠癢,不會疼痛。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宥達則受訪指出5個快篩常出錯的步驟供民眾參考:
  1. 操作前請清潔雙手:以免細菌可能會汙染造成結果失準。
  2. 仔細閱讀保存期限:過期的快篩試劑可能已經失去效力。
  3. 要使用之前再開封:提早開封反而可能讓內容物過早暴露於環境、影響結果。
  4. 拭子應充分浸泡於試管:拭子若浸泡不夠久,會無法得到正確的結果。
  5. 擺放日期拍照存證:方便後續作為證明使用。

➤更多參考資訊:
醫師影片教學4步驟「無痛快篩」,自己戳鼻子再也不痛!

兒童居家隔離時快篩出陽性怎麼辦?



衛福部指出,快篩陽性者要主動告知「隔離通知書填發單位」或集中檢疫所工作人員,並依衛生局指示前往指定地點進行PCR檢測。此時雖禁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但可透過自行開車、騎車、步行或家人親友接送等方式前往。


兒童輕症確診居隔居家照護怎麼做?環境怎麼清潔?怎麼幫孩子洗衣服?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依據疾管署居家照護指引指出,確診者居家照護有5重點,除了常使用1000ppm(1:50)的漂白水清潔門把、電燈開關等經常接觸的位置,與動線重疊之處及共用空間之外,還要維持房間通風。此外,廁所則衛浴則是每天使用5000ppm(1:10)漂白水清消,若是全家共用的浴廁,則每次使用後都需消毒。

在洗衣部分,則應將確診者的衣服、毛巾、浴巾應與其他非確診家人/同住者分開清洗。衣物、毛巾須徹底曬乾、晾乾,或使用烘衣機烘乾。




➤更多參考資訊:
共用浴廁如何消毒?垃圾與衣物怎麼處理清洗?護理全聯會推居家照護4大懶人包

兒童染疫常備藥如何準備?



而由於兒童染疫症狀(咳嗽、流鼻水、喉嚨痛及發燒等)大多與一般感冒雷同,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家長準備一般感冒藥當常備藥即可。此外,也可透過「健康益友APP」遠距看診,讓藥師送藥到府。

藥師公會則建議民眾可提前準備6大藥品,包括: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及電解質補充劑與維生素B、維生素等。 不過,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受訪提醒,成人藥物不可研磨後給小孩服用,需額外購買兒童劑型。

➤更多參考資訊:
擔心被隔離時不舒服?藥師公會:輕症居隔別忘6種常備藥

怕孩子在學校、外出感染?家長與兒童都要知道的日常防疫重點



小孩回家第一時間要做什麼?避免校園染疫的方法



若要避免校園染疫,除了上課戴口罩、勤洗手、透過酒精消毒、勤環境消毒之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受訪提醒,小孩回家後一定要先做4件事,避免幼童、小孩感染病毒:
  • 定期消毒家中環境
  • 外出返家後大小孩先換掉身上衣服
  • 回家後立刻洗手
  • 從學校帶回來的東西要先用酒精消毒

此外,家長也應先接種滿疫苗,當小孩有相關感冒症狀時,記得別接近家中長輩,以免長輩也受到感染

家長返家後避免兒童染疫的方法



隨著疫情擴大,由於家長平時需要在外工作,奔波一天後回家有可能不慎就將病毒帶回,令家中幼童受到家戶感染。林口長庚醫院小兒急診科醫師吳昌騰建議,父母回家後進行以下5事項:
  • 先洗澡,若沒有立刻洗衣服需騰出空間存放外出衣物,避免交互感染
  • 與孩子保持社交距離
  • 鞋子放家門外,避免病毒帶回
  • 公筷母匙、個人衛生用品(毛巾等不混用)
  • 勤消毒頻繁接觸物品(門把、遙控器、鍵盤等)

班上同學確診怎麼辦?孩子成為密切接觸者後該做什麼?



根據指揮中心資料,只要在個案發病前4日起至隔離前,曾在無適當防護下,於24小時內累計大於15分鐘面對面之接觸者,即為密卻接觸者。因此若是班上同學為確診者,小孩極有可能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而被匡列,需要進行3+4天的居家隔離。詳細居家隔離辦法如同上述。

若非密切接觸者,也可能為密切接觸者的接觸者,此時則須進行14天的自我健康監測。

➤更多參考資訊:
親友同事確診,我是密切接觸者被匡列隔離怎麼辦?從定義、收到通知返家、做快篩到解隔離條件一次看

兒童疫苗什麼時候打?哪些孩子最需要打疫苗?



疫苗什麼時候到貨?兒童疫苗副作用大公開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將開放6~11歲兒童族群接種莫德納疫苗。至於已接種2劑疫苗的12~17歲青少年族群,則可於施打第二劑5個月後接種第三劑(追加劑)。除了莫德納外,BNT疫苗的的兒童劑型也有望5月底前到貨。

而疫苗的副作用除了常見的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和發燒外,嚴重副作用也有心肌炎、心包膜炎,但根據多國臨床資料顯示,幼兒接種莫德納出現嚴重副作用機率遠小於12~18歲青少年。

疫苗廠牌 莫德納 BNT
施打劑量 50微克(約成人施打劑量的一半) 10微克(約成人施打劑量的三分之一)
副作用發作程度 高劑量、副作用較高 低劑量、副作用較低
常見副作用 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和發燒 輕微發熱、疲倦、頭痛和肌肉疼痛

➤更多參考資訊:
兒童疫苗接種QA!副作用有哪些?一表比較兒童打莫德納、BNT差在哪

還在猶豫該不該打疫苗?專家:4類兒童利大於弊



橙安親子診所院長陳敬倫於臉書為文指出,因為疫苗嚴重副作用的機會很低,如果5~11歲兒童有糖尿病、先天心臟病、慢性肺病,或曾因病毒感染造成腦炎就較建議打疫苗。此外,肥胖也是危險因子之一,打疫苗絕對是利大於弊。可以明顯減少重症死亡。

而在上述風險因子中,陳敬倫醫師也表示5~11歲的兒童BMI其實很容易超標。



家中孩子確診或接觸染疫者,可以領防疫補償金嗎?



衛福部官網資料顯示,只要持有居家隔離通知單,不管被匡列隔離的是學生本人還是家長,都可以申請每天1,000元的防疫補償金,減少隔離期間開銷的經濟負擔。符合對象有2,包括「本人被匡列隔離的防疫補償金」與「照顧者防疫補償」。換句話說,若是生活無法自理(12歲以下)的小孩備匡列,家長(照顧者)為了照顧而沒有領取薪資,則可申請2份補償金。





參考資料:
  1. 被匡列隔離有防疫補償金!居家隔離、照顧者每天補助1千元,申請資格與方法QA
  2.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3. 12歲以下確診佔比14.4% 小兒科醫師勸「4類型兒童」該打疫苗
  4. 兒童確診死亡首例!4重症警訊速就醫,中醫推薦3穴位效用似清冠一號
  5. 強化輕重症分流!居隔在家可送藥到府、醫籲必備2物即時監測健康
  6. 指揮中心說明確診COVID-19兒童之警訊表徵與送醫條件,並調整確診者分流收治原則及取消居家照護同住者健康條件限制
  7. 衛生福利部
  8. 快篩試劑怎麼用才不痛?診所醫親自示範正確「無痛快篩方法」,網實測大讚:超容易上手
  9. 親友同事確診,我是密切接觸者被匡列隔離怎麼辦?從定義、收到通知返家、做快篩到解隔離條件一次看
  10. 共用浴廁如何消毒?垃圾與衣物怎麼處理清洗?護理全聯會推居家照護4大懶人包
  11. 怎麼幫兒童備藥?羅一鈞:常備感冒藥即可「4大症狀和感冒類似」
  12. 擔心被隔離時不舒服?藥師公會:輕症居隔別忘6種常備藥
  13. 回家要做5件事 醫示警:小孩有症狀「家裡這類人」千萬別接近
  14. ACIP專家建議,6-11歲兒童接種Moderna疫苗、12-17歲青少年接種追加劑、及接種第2次追加劑對象
  15. 臭寶爸 - 兒科陳敬倫醫師
  16. 兒童與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