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10分鐘大休息深層放鬆!3種瑜伽休息姿勢釋放疲倦緊繃

79,991 收藏0
【早安健康/中村尚人(專業瑜伽教練、物理治療師)】

有助放鬆身心:3種休息姿勢



鱷魚式-Makarasana
呈俯臥姿後全身放鬆,這是瑜伽最具代表性的休息姿勢之一。由於全身壓在地面上而容易感覺到腹部的動作,可體會到深度放鬆後腹式呼吸的舒適感。
 
HOW TO
呈俯臥姿,雙手重疊後放在額頭下方。雙腳大幅度張開超出瑜伽墊,腳跟朝內、腳尖朝外。閉上眼睛,自然呼吸,好好放鬆。
*腳尖朝外,雙腳大幅度張開超出瑜伽墊。

這樣也ok!
若頸部會不舒服的人,可將臉部朝向側邊,最重要的是要用放鬆的姿勢好好休息。原本就容易走路內八的人,腳尖朝內也OK。

▼側臉

▼腳尖朝內


----------------------------------------NG-----------------------------------------
請避免下巴過度內縮,導致頸部縮起來,造成肩膀和後背的緊繃。
 


攤屍式-Savasana
做完各種瑜伽動作後進行攤屍式的目標,就是要全身徹底放鬆好好休息。還不習慣的人也許會覺得「徹底放鬆力氣」很難。為此,請透過瑜伽的概念,好好練習將身心完全放下,以達到最終步向死亡的目標。

HOW TO
仰躺,雙腳輕鬆地張開,雙手的手掌朝向天花板,包含指尖都要完全放鬆。手腳不容易完全放鬆的人,可以稍微晃動一下,會比較容易放鬆力氣。閉上眼睛,感覺身體像是要沉入瑜伽墊般,反覆進行腹式呼吸,放鬆全身。
  • 放鬆肩膀的力氣,臼齒不要出力,臉部的力氣也要放鬆。
  • 雙手放在身體側邊,放在輕鬆的位置伸展開來,手掌朝向天花板。
  • 雙腳也要放鬆張開來,包含腳尖的部分也要完全放鬆。

嬰孩式-Child's Pose
做完脊椎後彎的瑜伽動作,或是,腰部周圍縮起來感覺緊繃時,甚至是在高難度的瑜伽動作空檔等,都能做一下嬰孩式。由於大腿會壓迫到腹部,因此嬰孩式很容易感覺到腹式呼吸,不過餐後和孕婦最好避免做嬰孩式。
 
HOW TO
從正坐姿勢開始,將身體往前傾倒後額頭貼地,手掌朝上置於雙腳側邊攤開平放。順著體重使全身力氣放鬆,慢慢地進行腹式呼吸。
  • 手掌朝上,放在雙腳側邊攤開平放。
  • 額頭貼地後下巴稍微內收,須留意頸部不能縮起來。


平衡身心狀態-5種適合冥想的坐姿



進行各種瑜伽動作,為得就是使身體調整至平衡狀態,以便在冥想時能有筆直的坐姿;坐姿可說是瑜伽的終極姿勢。在此,將為大家介紹初學者也容易完成,最具代表性的5種基本坐姿。進行冥想時,請選擇自己容易做的坐姿來進行吧!

達人坐-Siddhasana
自古以來,這是瑜伽修行者常用於冥想的瑜伽姿勢。此坐姿能刺激會陰部,進而改善能量的流通。此外,只要精通達人座,有時還有助於醒悟。正如「達人」一名所言,在各種坐姿中的定位格外不同。

HOW TO
將左腳的腳跟放在會陰部(外陰部與肛門之間),再將右腳的腳跟疊上去。雙手放在膝蓋上方或手掌朝上都OK。

*CHECK POINT
不論哪一種坐姿,最重要的就是骨盆立起後能舒適地坐著。此外,體重平均地落在坐骨上,脊椎舒服地伸展開來也是很重要的關鍵。下巴稍微往內,視線看向前方或鼻尖。原本達人坐是要閉上眼睛,不過初學者也可以半睜開眼睛進行。

吉祥坐-Swastikasana
覺得「達人坐」比較困難的人,可用吉祥坐代替,這是最容易長時間保持穩定的坐姿。

HOW TO
右腳打開後彎曲,緊貼左腳的大腿。左腳同樣彎曲,將腳尖夾在右腳膝蓋的後側。雙手放在膝蓋上或手掌朝上都可以。

半蓮華坐-Ardha-padmasana
「蓮華坐」是將雙腳腳背放在大腿根部,而「半蓮華坐」則是單腳腳背放在大腿根部。由於髖關節會大幅度打開,因此容易走路內八的人,不要勉強進行此坐姿。

HOW TO
右腳打開後彎曲,緊貼左腳大腿。左腳也一樣彎曲,將腳背放在右大腿的根部後,雙手放在膝蓋上或手掌朝上也可以。

正坐-Vajrasana
這是日本人十分熟悉的嚴謹坐姿。骨盆最容易立起,且容易感覺到背肌的伸展。但缺點則是容易腳麻,很難長時間停留維持。

HOW TO
雙腳腳跟併攏,臀部放在腳跟上坐好。腳尖不能重疊。雙手放在大腿上方,或手掌朝上也OK。


割坐-Virasana
別名「英雄坐」。由於會將雙腳的根部朝內,因此容易走路內八且不擅長盤腿坐的人,特別推薦此坐姿,能藉此調整身體平衡。

HOW TO
膝蓋著地跪下,雙腳腳尖打開後臀部貼地。腳跟緊貼臀部側邊,腳尖則朝後伸展開來。雙手放在膝蓋上,或手掌朝上也OK。

Meditation COLUMN 冥想小知識❶
相信很多人為了提升瑜伽的有效程度,會想試試看冥想吧!其實冥想的種類十分多樣化。在此透過容易理解,能顯示出大腦活動狀態的「腦波」,來為大家說明各種類型的冥想。請大家參考看看,以找出適合自己的冥想方式。

首先瑜伽的冥想是屬於「θ(Theta)波冥想」。θ波是人清醒時與睡眠期間,在夢和現實之間會出現的腦波。就像所謂極限集中精神下的「境界」一樣,深度專注與放鬆狀態並存,對於普通人而言,可說是有些難以進入的狀態。

與此相對「α(alpha)波冥想」,則是只要閉上眼睛,任何人都能出乎意料的簡單做到。放鬆後就會出現的α波,可說是最適合讓忙碌運作的大腦,快速獲得休息的最佳方法。

另一方面,還有持續對某一個對象強烈「關注」的冥想法,被分類在「β(Beta)波冥想」當中,會在意識完全清醒的狀態下進行。進行β波冥想時大腦會一直處於活躍運作的狀態,因此並不會放鬆下來。

然而,若是想藉由冥想其深度專注的用意,來消除雜念,瑜伽的體位法(瑜伽動作)也是很合適的方法。這些瑜伽動作可經由集中精神刺激身體,使大腦停止思考。因此,將焦點放在內在的體位法,也才會稱作「動態冥想」。

最後是關於冥想時的姿勢。如果脊椎沒有調整到筆直狀態,無論身心都無法處於「中庸」,也就是正中狀態,這樣便無法體會到冥想的效果。因此,為什麼透過體位法調整脊椎這麼重要,相信各位都已經明白了。

本文摘自《瑜伽運動學解剖書【全彩超圖解】》/中村尚人(專業瑜伽教練、物理治療師)/境好出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