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完澡臉脹紅小心血壓高、血管破裂警訊!洗熱水澡6個必須護心保命

43,048 收藏0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李芸報導】今年入冬第一波逼近冷氣團的低溫來襲,不少人都感覺到「冬天真的來了!」每當氣溫一降,來個溫暖的熱水澡不但能讓身體暖起來,也能好好放鬆,消除一整天的疲勞。外頭越冷,就令人忍不住將洗澡水溫度調越高、在浴室待越久,洗澡前後瞬間的寒冷則成了每天最大的酷刑?其實,以健康而言也是如此,醫師指出,其實洗澡對血壓、心跳來說是一大挑戰,室溫、水溫帶來的瞬間溫度差,都可能讓血壓瞬間劇烈變動,嚴重甚至會造成中風、主動脈剝離。

洗完澡臉脹紅!洗澡水太熱,血壓反而飆高危險!



老年醫學科醫師張舜欽在《健康2.0》節目中分享,他曾在門診遇到一名70多歲的女性病患,因為最近一直滿臉異常通紅前往就診。他請病患先回家觀察一週,記錄自己臉紅的時間點,並定時測量血壓狀況。一週後回診,病患發現自己總是洗完澡後就開始臉紅,而且並非一般出汗時的紅潤,而是整個臉都紅透。而且,每當洗完澡後量血壓,他的血壓竟都超過180 mmHg!

詢問之下才發現,原來病患在天冷時喜歡用很熱的熱水洗澡,導致當她步出浴室,身體一接觸到外面冰冷的空氣,就會出現血壓飆高、滿臉通紅的狀況。

根據書田診所新聞稿,家醫科醫師何一成也提到,曾有一名46歲的男性高血壓病患,平常都有乖乖吃藥、量血壓,血壓穩定控制在136/86mm/Hg左右。他在天氣轉涼時,發現自己洗完熱水澡血壓略降為126/80mm/Hg,以為洗熱水澡能幫助血壓控制,於是當寒流來襲時,他都將洗澡水溫調高,沒想到連續幾天下來,他發現自己洗澡後的血壓竟然都飆升到160/96 mm/Hg!

何一成醫師解釋,適度沖熱水澡能使血液循環更通暢,的確可以改善高血壓,在許多研究中也發現,當水溫介於攝氏38~40度,可以將血壓降低約10mmHg左右。不過,一旦水溫超過42度,就可能造成反效果,日本醫師早坂信哉曾在文章中指出,超過42度的熱水刺激下,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促使血壓上升、肌肉變硬、抑制腸胃蠕動。

除了水溫過熱,何一成醫師指出,洗完熱水澡後,浴室的溫度因為沒有熱水維持而驟降,或是離開浴室進入低溫環境,都可能讓皮膚在短時間內接觸低溫,導致血管收縮、自律神經緊張、血壓迅速上升。因此天冷時,最好還是將洗澡水溫控制在38~40度以內,才能放鬆身心且避免血壓驟升。

洗個熱水澡,這些隱藏危機不可不慎



1. 高血壓引發中風、主動脈剝離



心臟血管外科張睿智醫師說明,冬天洗澡前後,人體接觸到冷空氣時,周邊的毛細孔、微血管會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如果血壓太高,可能造成血管破裂,進而導致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中風等嚴重後果。因此常常聽到主動脈剝離的案例發生在浴室或是秋、冬季,像是美國饒舌歌手酷力歐(Coolio)就是在浴室猝死,藝人「小鬼」黃鴻升則是倒臥浴室門口而死。

2. 低血壓



何一成醫師提到,如果洗澡時間久,加上水溫較高,此時姿勢大幅變化,例如泡澡時由坐著突然起身站立,就可能使血壓瞬間下降,引起頭暈、無力症狀,而有跌倒風險。

3. 心臟負擔增加



家醫科洪育忠醫師在聯安診所網站的衛教文章中提到,泡澡時,身體表皮的皮膚血管會因散熱而擴張,造成血管阻力下降,血液大量流到表皮,心臟血流則減少,造成缺血、負擔增加,可能令人感到胸悶不適。此時如果突然站起來,上半身的血液會迅速掉到下半身,導致身體瞬間呈現缺血狀態,心臟無法瞬間打出血壓、冠狀動脈缺氧,甚至可能誘發心肌梗塞。

降低心血管風險,洗澡、泡澡注意這些事



1. 調整環境溫度,避免溫差過大



洗澡的許多風險都和溫度瞬間變化相關,因此日網《Noritz》建議洗澡脫衣前,可以先熱水將浴室的牆壁、地板都沖過一輪,提高環境的溫度;洗完澡後則在浴室內就將身體擦乾,把衣服穿上,避免身體質揭接觸到外面的冷空氣,因溫差造成暈厥或著涼。

2. 洗澡時由四肢進入中心



日本溫泉療法專門醫師早坂信哉曾撰文建議,淋浴時可以先從腿部開始潑水,讓離心臟較遠的四肢先習慣水溫,再到身體中心。

3. 風險族群泡澡事先提醒家人注意



老年人或本身就有心臟疾病、三高的族群,可以在洗澡前事先通知家人。黃惠敏護理師曾在台中榮總玉里分院的衛教文章中提醒,高風險族群在準備入浴前先跟家人講一聲,這樣家人可以幫忙計算入浴時間,如果隔了太久還沒出浴,家人就能及時查看是否有意外發生。

4. 泡澡水位不要過高、時間不要過長



泡澡時也須注意水位高度,何一成醫師提醒,當人坐在浴缸內,水位盡量不要高過心臟位置;泡澡的時間則最好不超過10分鐘。

5. 洗澡前後各喝一杯水



洗澡過程中出汗,可能讓體內水分減少,而貝曼格利醫學博士曾在《喝水好健康》一書中提到,當身體缺水時血量會跟著減少,為彌補血液中流失的水分,原先正常的血管就會開始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因此日網《Noritz》也建議,在洗澡的前可以先補充1杯開水,確保洗澡過程體內水分充足;出浴後也需再喝1杯水,補充洗浴過程中所流失的水份。

6. 避開兩個洗、泡澡時間點



心臟內科林謂文醫師在《健康2.0》的訪談中說明,身體太過疲累或剛剛運動完,都不能馬上洗澡或泡澡。他解釋,由於剛運動完血壓高、心跳快速,身體處於亢奮狀態,最好先在室內休息半小時到1小時再沖澡;而剛下班很累,回家想泡澡紓壓,最好也要讓身體緩過來,休息1小時後再洗澡。

參考資料:
  1. 提高洗澡水溫 當心血壓起伏大
  2. 【健康救心】泡湯促進血液循環?醫師:快走效果相同
  3. 老年人的泡澡安全
  4. 喝水好健康
  5. 健康2.0 YouTube頻道
  6. 小鬼、酷力歐都在浴室猝逝 洗澡、泡湯是血壓大挑戰!「這時間」洗澡有心臟病、中風危險
  7. 熱水澡放鬆自律神經,洗這溫度小心反效果
  8. 洗澡水冷熱交替訓練血管?醫揭危險後果:1症狀小心主動脈剝離致命
  9. 洗澡9個地雷引發中風、心肌梗塞!浴室保命3招不讓溫差爆血管
  10. 改善加齡臭、預防失智!洗澡5個眉角健康又長壽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洗完澡臉紅通通,小心高血壓警訊!極寒日洗澡6要點護心保命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