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常腹痛,是腸胃炎或大腸癌?判斷腸躁症前先排除4種重大疾病!

33,431 收藏0
【早安健康/鳥居明(消化內科醫師)】

要特別注意與腸躁症相似的重大疾病



我們已經知道,腸躁症會因來自心理或社會的壓力而誘發,但是排便異常、腹痛、腹部不適這類症狀可不是只有腸躁症才會出現。如果這類症狀遲遲沒有好轉的現象,就必須懷疑是不是與其他重大疾病有關。

為此,醫師若在問診時,發現有可能與重大疾病有關的話,就可能會進行內視鏡檢查,看看腸道有沒有發炎或是其他器質性異常,才能確認這些症狀是不是來自腸躁症。簡單來說,就是先排除重大疾病再行診斷的意思。這種將潛在危機逐一排除再做出診斷的方法,稱為「排除性診斷」。

如果沒去醫院請醫師進行診斷,就無法進行排除性診斷。所以不要有「說不定是腸躁症,但為了拉肚子或便祕去看醫生很丟臉,忍耐一下就好了」這種想法。如果一直有排便異常、腹痛、腹部不適的症狀,還是建議大家要去醫院接受治療。

以下會介紹症狀與腸躁症相似,卻必須優先排除的疾病。 在此仍必須請大家不要自己當醫生,如果有類似的情況,還是要去醫院接受醫生的診斷。

請不要自己判斷病情。在不知道是不是腸躁症之前,如果有慢性的排便異常或腹痛,請盡快去醫院接受專科醫師治療。

潰瘍性大腸炎



潰瘍性大腸炎是大腸內側的黏膜發生慢性發炎,出現潰瘍或是潰爛的疾病,屬於IBD(發炎性腸道疾病)之一。雖然目前病因不明,但一般認為與遺傳有關,或是因為特定的細菌、病毒或環境導致免疫反應失控,大腸的黏膜才會因此發炎。

就年齡層來看,潰瘍性大腸炎好發於二十至三十幾歲的年輕族群,但偶爾也會在小孩或是五十歲以上的人身上發現。此外,有些IBD患者的親人同樣有IBD的症狀,所以家族病史也是重要的診斷要素之一。最常見的症狀為拉肚子、血便、腹痛、排便頻繁、排便排不乾淨等,當症狀越來越嚴重,體重就會變輕,出血也會變多,甚至因此會出現貧血的症狀。

潰瘍性大腸炎是病因不明又難根治的疾病,一旦病入膏肓,就有可能得動手術,所以也被日本的厚生勞動省認定為難病(難以治療的疾病)之一。

潰瘍性大腸炎與腸躁症一樣,都有腹痛或拉肚子這類症狀,但是也有血便、體重下降、排便排不乾淨這類腸躁症沒有的症狀。尤其血便更是具有代表性的症狀。順帶一提,剛剛提到的這些症狀與接下來說明的克隆氏症幾乎相同。



拉肚子、體重下降、腸道變窄…大腸癌與克隆氏病有哪些該注意的關鍵徵兆?下一頁繼續看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