蜆護肝、牡蠣治風濕!潘懷宗教你吃對貝類強免疫

80,816 收藏8
【早安健康/藥理所教授潘懷宗】

食材特性
貝殼類的海鮮常被誤以為膽固醇含量很高,其實這是一個不太正確的觀點,它們富含的膽固醇是好的、並非壞的,而且具有非常優質的蛋白質、低脂肪,有助於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這類的蛋白質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所以如果能適當的選擇、正確的烹調貝殼類海鮮,吃進身體不僅可以顧心、顧肝,還可以顧腸胃呢!

挑選方法
一般常見的一些貝殼類海鮮,在挑選上也有許多小細節要注意,才能買到品質新鮮的好食材。

1. 蚵仔:蚵仔對於溫度很敏感,如果溫度一高就容易變質,而且泡太多天也會愈泡愈白。現剝蚵仔的顏色會呈現淺灰色,若發覺蚵仔的顏色變得比較白,可能是已經泡了二、三天以上,這種蚵仔就不要買。

至於,蚵仔是否愈大愈好呢?蚵仔的產季集中在每年4月到10月,在這段期間,蚵仔的大小會比較大一點。不過有些商人為了讓蚵仔的重量跟賣相變好,可能在非產季時添加了磷酸鹽類的添加物,讓蚵仔的保水性變高。因此,在不是盛產季的蚵仔,如果太過肥美就要小心了。

2. 蜆(蜊仔):一般市面常見的黃金蜆和黑蜆,兩者的養殖方式大不同。黑蜆是養殖在泥巴裡,外殼會有比較多的髒污,烹煮前要多加清洗;黃金蜆是採階梯式一層層水流滾動的養殖方式,所以外殼會比較乾淨。

3. 蛤蠣:新鮮蛤蜊外殼是深黑色,如果購買時發現外殼顏色比較白,則有可能是商人為了美觀而泡了雙氧水或是稀釋過的硫酸,建議盡量不要購買。而新鮮蛤蠣在倆倆相互敲擊之下,會有清脆的聲響;若是腐壞不新鮮的蛤蠣,在敲擊時會是悶鈍感的聲響。若想挑選內有肥美肉質的蛤蠣,可以目視蛤蠣兩片殼的連接處,若比較寬則表示裡面生長的空間比較大,相對的蛤蠣肉就會較為飽滿。

保存方法
任何食材都是新鮮的好,買了之後最好早點吃完,如果吃不完的貝殼類海鮮,建議吐沙、洗淨之後,放入冰箱冷藏即可,不需要冷凍喔!

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蛤蠣吐沙後會加速死亡時間,若想要延長蛤蠣的生命,可以將蛤蠣用塑膠袋裝好綁緊戳幾個洞,或是把蛤蠣封在網袋裡,再放到冰箱冷藏。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