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腎不足是骨鬆元兇!枸杞、山藥等8種中藥助改善

14,031 收藏0
【早安健康/黃中瑀(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大陸冷高壓一波一波的降臨,在寒流來襲的冬天裡,來一鍋熱騰騰的火鍋料理,實在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但是太常吃火鍋,恐怕因為吃的過鹹,成為骨質疏鬆的受害者。骨質疏鬆症常是無聲無息地進行著,毫無預警。有時病人已出現自發性之骨折但可能仍無任何徵狀,腰酸背痛也許是早期常見的症狀之一,臨床上病人大多因突發性之骨折引致劇痛而求醫。

根據調查,50歲以上的女性大概每3位會有1位有骨質疏鬆症,男性每4位會有1位;一旦發生骨鬆性的骨折,第一年的死亡率竟然可以高達20%。另外有統計調查,台灣之髖部骨折病例發生率在65歲後有明顯增加,約有1.6倍,而女性患者高於男性;而65歲以上的成人骨折的增加率為30%,而男性的增加率高於女性。臺灣人口逐漸有高齡化趨勢,骨質疏鬆症的研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

骨骼疏鬆症是左右老年人生活方式的一種疾病,世界衛生組織整合專家學者,根據白種女性的骨量與骨折風險相關性,訂定一套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診斷標準,此標準採用T值的方式評估,若骨密度T值大於-1者正常;骨密度T值小於-1,但大於-2.5者,為骨質不足(osteopenia)或稱為低骨量(low bone mass);骨密度T值小於-2.5者為骨質疏鬆症;骨密度T值小於-2.5,且加上骨折時,即為嚴重骨質疏鬆症。在一般治療上,骨質的補充、疼痛的緩解與肌肉的鬆弛是最常見的處理模式。

骨質疏鬆症在中醫古籍中並未有此名詞,而依病徵及病勢的發展,該證應屬中醫「骨痹」、「骨痿」等範疇。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主骨生髓,「腎者,其充在骨」。五臟六腑之精皆藏於腎,腎能生髓,髓能充骨。所以,骨骼的生長發育、衰退與腎之精氣的盛衰有內在的聯繫,腎氣旺盛則骨骼強勁,腎氣衰退則骨骼不堅,因此腎虛是骨質疏鬆症發生的重要原因。肝主筋,肝之精氣,除養筋外,還具有藏血和調節血量的作用。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而氣血是充養骨骼,使骨骼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各種原因導致的氣血津液不能濡養筋骨,也是引起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因此,肝脾腎與骨質疏鬆的發生有著重要的聯繫,肝腎不足、氣血虧虛、瘀血阻絡、氣機不暢是骨質疏鬆症發病的主要原因。

中醫在治療骨質疏鬆上,主要在於針灸及中藥藥物調養兩方面。推拿按摩雖然可以緩解疼痛不適,但是按壓力道的控制必須小心地控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針灸對於疼痛的舒緩確實可以得到迅速解決的效果,但是由於肝腎不足、氣血虧虛、瘀血阻絡、氣機不暢是中醫對於骨質疏鬆症發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利用中藥方劑做適當的調理,才是尋根固本的王道方式。中西醫對骨質疏鬆用藥的藥理觀念或許不一定相同,但是如果能互相配合,常常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熟地、山萸肉、何首烏、枸杞子、龜板、杜仲、巴戟天、山藥為臨床上時常使用的藥材,但是如果能在中醫師辨證論治的正確診斷處方下,相信更能達到滿意的療效。


•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