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鳳樹葬歸塵「不立碑、不造墳」樹葬10年成長20倍

56,017 收藏0
【早安健康/鍾佩錦報導】資深演員李麗鳳曾演出瓊瑤一系列戲劇,包括《庭院深深》、《在水一方》,還曾以電視劇《京華煙雲》獲得第24屆金鐘獎女演員獎,日前傳出已於21日病逝,享壽67歲。25日家屬於福德公墓為她舉行樹葬,並透過弟弟李興華對外表示,希望等辦完後事,再向好友們致意,並感謝各界的關心。

樹葬是什麼?



樹葬是環保自然葬的一種方式,隨著大眾生死觀的改變,環保葬近年也逐漸興起,根據台科大數據研究中心指出,英國於1993年就推動環保自然葬,此概念後續又慢慢推行至美國、北歐、日本及紐澳等國。

所謂環保自然葬,指的是當人死亡後,以火化方式將遺骸燒成骨灰,骨灰再經研磨處理後,於政府劃定的區域內進行樹葬或骨灰拋灑,之後不做永久的設施、不放進納骨塔,亦不立碑、不造墳,且不記亡者姓名。

傳統葬禮通常分為土葬及火葬,前者直接將遺體埋葬在墓園;後者則是將骨灰安放於靈骨塔。而自然葬者將骨灰拋灑於大海,或葬於可重複使用的樹葬區,不必使用價昂的傳統玉石骨灰罈(罐),僅用紙袋或簡單的玉米盒(罐)。

而有關喪葬儀式部分,採行自然葬者,同樣需安置遺體、豎靈、入殮、出殯、火化等,也會用到壽衣、棺木、告別式場和抬棺等各項人力,但大都以簡單為原則,不注重傳統繁複的喪葬禮俗或宗教儀式。

內政部自民國90年起開始推動環保自然葬,根據統計,95年有200多件,98年突破1000件,到了105年有6774件,目前已累計超過3萬件。近10年成長約20倍,顯示有愈來愈多民眾認同環保自然葬。

樹葬儀式流程與申請方式



內政部說明,民眾只要備齊相關証件(死亡證明、火化證明等),就可以到辦理環保葬的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申請,沒有資格限制,往生者不必是該縣市市民、也並無限制往生後多久之內才能申請。

目前全台包括雙北、宜蘭、桃園、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金門等16個縣市都有提供環保葬,範圍涵蓋北中南東及離島。

樹葬以外,還有哪些環保葬儀式?



環保葬法可分樹葬、灑葬、海葬、花葬等。

  • 樹葬與花葬
    樹葬與花葬是指於公墓內將骨灰藏納於土中,再植花樹於上,或於樹木根部周圍埋藏骨灰之安葬方式。實施樹葬之骨灰須經研磨裝入容器,其容器材質應易於自然腐化,且不含毒素成份。目前多使用玉米澱粉製作、可分解的骨灰罐。家屬靜默追思,不焚香、不燃燒紙錢,數月後骨灰自然融於大地。

  • 海葬(海上骨灰拋灑)
    海葬是將研磨處理過之骨灰(或裝入無毒性易分解材質之容器)拋灑於政府劃定之一定海域。火化後的骨灰,需經過再處理,使其成為小顆粒或細粉,目前的作法是用雙層環保袋包裹盛裝,並加入五彩石增添重量,當船行駛至外海,由家屬為亡者做最後祝福祈語後,將環保袋伴隨鮮花拋向海中,於眾人默禱下,目送骨灰沉入海中。
    內政部指出,骨灰撒海,突破了傳統「入土為安」觀念,是繼墓葬以後的重大改革。臺灣地區四面環海,海葬若能蔚為風氣,將是未來臺灣殯葬文化另一特色。

  • 灑葬(公墓內骨灰拋灑)、植存(公墓外骨灰拋灑或埋藏)
    在政府劃定的特定綠化地點、花園或森林,以拋灑或埋藏骨灰的方式進行,不立墓碑不設墳,不記亡者姓名,以供永續循環使用,並彰顯人於往生後一律平等的觀念。灑葬與植存的差異在於地點(公墓內外),植存需在政府指定的地點進行,例如新北市的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及三芝櫻花生命園區等地。此外,現在許多人有毛小孩,某些地區也有開設寵物專屬的灑葬服務。

樹葬、海葬等環保葬的所需費用?



內政部指出,民眾對遺體火化的接受度提升,火化塔葬已成主流,但目前公立納骨塔位單價約5至10萬元,私立納骨塔位單價由數萬元至上百萬元不等,且永久佔用土地資源。

而各縣市推廣環保葬都有一定補助,以雙北為例,設籍台北市的民眾享有免火化費用,自塔位遷出改為環保葬也有1萬至2萬元鼓勵金;而新北市民眾若是參加聯合公祭,從追思會、火化到植存都免費,且政府也會事先處理前置作業。

根據台灣殯葬資訊網指出,雖然環保葬者須增加骨灰再研磨處理的額外負擔,但費用很便宜。同時因不必使用價昂的傳統玉石骨灰罈,僅用紙袋或簡單的玉米盒,金錢花費相對低廉。

唯採行海葬者,有雇用船隻費用,是需額外支付較大的一筆花費,但目前雙北及桃園地區也有舉辦聯合海葬,費用即由主辦縣市政府支付,民眾可免費參加。

樹葬的好處總整理:樹葬值得選擇的三個理由



近年有不少名人採取環保葬的方式安排後事,例如藝人李傑聖的父親就以海葬方式拋灑骨灰;法鼓山的聖嚴法師圓寂後,也以值存方式葬於新北市金山環保生命園區。

「也許到了可以跟家人討論身後事的時代了。」前內政部長葉俊榮也曾暢談殯葬政策,希望突破傳統土葬占地築墓的思維,和火化入塔座奉陰宅的觀念,選擇環保自然葬除了友善環境,也能減輕子女負擔。

  1. 環境:樹葬不需要造碑,土地可持續循環利用,火化後的骨灰會直接置入植存穴中,對環境來說是更好分解,也更友善的做法。

  2. 文化:樹葬在火化遺體前的禮俗選擇彈性很大,可以遵循傳統禮俗,家屬也可選擇簡化流程。差異只在火化後的遺體不立碑,不造墳,是對土地來說更友善的方式。

  3. 費用:一般公墓、造墓至少都需近萬元至數萬元不等;出殯相關費用約10萬元起,公立骨灰塔位平均也需約2萬元。而各縣市推廣樹葬等環保葬都有一定補助,以新北市、台北市來說,自然葬園區使用都是免費。



資料來源: 內政部全國殯葬資訊入口網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