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天生適合走路!日名醫:經常健走養快樂好腸

27,691 收藏1
【早安健康精選書摘】

運動能提高感到快樂的「愉悅感受」、讓腸的蠕動活躍地運動。


即使注意保持規律正確的飲食習慣,熱衷地飲用含有健康成分的水,卻完全不活動身體、只是癱在一旁,也是沒辦法變健康的。缺乏運動是妨礙腸活動的原因之一。

不活動身體最大的缺點是容易便祕。腸藉由小幅震動的蠕動將糞便排出體外。換言之藉由腸本身蠕動,也能同時移動糞便。因此不活動身體的話,腸的蠕動也無法活躍,所以會導致便祕。

為了維持腸的健康,建議進行適度的運動。一週幾次就好,健走二十到三十分鐘的程度。
每天步行的人,可以減少時間也沒關係。若是一週只能空出一次時間,請把健走的時間拉長一點。運動時間請配合你的生活型態,在不勉強的情況下持續。

所謂適當的運動,絕對不辛苦,反而容易覺得「心情很好」。

根據體力醫學研究所進行的實驗,資料顯示,跟靜止不動的時候相較,健走之後比較能提高感到快樂的「愉悅感受」。藉由適當的運動受到刺激的腸,會努力製造快樂物質血清素和多巴胺,令你感到心情愉快。

有點吃力的運動可以有效促進健康

首先最重要的是持續適當的運動,如果行有餘力,接下來建議嘗試同時進行一些有點吃力的運動。請繼續持續適當的運動,然後每週選幾次加入有點吃力的運動。

話雖如此,也不是說突然幹勁十足地開始打起網球,或是加入健身中心比較好。

有點吃力的運動,標準是跟安靜時相較心跳數多出1.5倍左右。例如提高健走的速度,或是嘗試輕度的慢跑,類似這種程度的變化就夠了。

根據筑波大學大藏倫博博士等人的調查結果,得知有點吃力的運動能夠有效地促進健康。將內臟脂肪型肥胖的女性九十人分為三組進行實驗,「只限制飲食」、「限制飲食和輕度運動」、「限制飲食和強度運動」,讓她們依照各自的組別持續實行十四週。

輕度運動是每天三十分鐘以上的健走,強度運動是每週三次,一次四十五分鐘的有氧運動。結果顯示,「限制飲食和強度運動」組別的人,腰圍、壞膽固醇值、空腹時的血糖值、體脂肪減少最多。

人類的身體是以步行為前提形成

既然如此,只要進行近乎極限的激烈運動,腸就會更加活躍地蠕動,感覺到更強烈的快樂嗎?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像運動員一樣拚命驅使身體進行健身,在健身中心持續跑到沒有力氣為止,免疫力反而會越降越低。因為運動到覺得辛苦的程度時,運動這件事本身就成為壓力了。

順帶一提,我在適當的運動中建議健走是有理由的。因為我們人類的身體正是以步行為前提形成的。就算長距離的步行,對身體來說也是很自然的事。由於車輛和交通機構的發達,我們變得不常走路了,在沒有便捷交通工具的過去,只能出於需要被迫長距離的步行。

藉由步行讓下半身的肌肉活動,使下半身容易因為重力而停滯的血液循環變得順暢。若是下半身的肌肉力量越強,將來就能避免臥病在床、甚至必須接受看護的風險。



本文摘自《遠離醫生的乳酸菌生活》
作者: 藤田紘一郎
譯者:郭寶雯
出版社:晨星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