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下都是耗損!50+關節磨損5大壞習慣,看看你中幾個?- 第2頁

84,003 收藏1
三、能坐電梯絕不走樓梯,肌肉無用武之地!

除了保持適當體重能保養關節,肌肉強度也是非常重要的關節穩定要因,但習慣性不動,肌肉就會自行斷捨離,加快速度離家出走。
 
肌肉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從40歲開始,逐年降低8%,到了50至60歲平均會減少15%,若都不多保養,往後每10年遞減直至30~50%,只有年輕時的一半,這也是「老倒縮」體態的成因,若是都坐電梯,更是缺乏肌力訓練的機會。
 
許多中老年人無法上蹲式馬桶,都以為是關節的問題,其實是肌力不足啟動了人體防摔神器「高爾肌腱器」(Golgi Tendon Organs),並不是關節退化的問題。當肌力不足時,關節磨擦度會增加,等於日常生活的每一步都會產生「剪力」削磨關節,比起運動,肌力不足才是傷害膝關節最常見,但最容易被忽略的主因。五十肩亦是如此,當肌力不足時,便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拉傷後又不敢動,便造成關節活動度下降,讓關節囊發炎產生沾黏。
 
別擔心,夏天運動很熱,可以到泳池水中走路、划划水,清涼消暑又能增加運動量!
 
肌力很不足的人,想要重啟健康人生,可以先從水中運動開始。水中運動因為浮力及比較小的阻力,而能減少身體負擔的重量,關節活動也會因此被迫慢慢展開,相較於陸地或是球類運動,對關節的安全度較高、不容易受傷;再選31~36度的溫水,肌肉在溫暖的環境更能伸展肌肉、放鬆肌腱,更棒的是,水中的阻力是空氣的10~15倍,只需要陸地上的1/3~1/5時間,即可達到同樣運動效果喔!
 
四、誤以為自己「瘦」,是肌肉萎縮啦!

除了BMI,還需要再看看身體組成,也就是「肌肉」的多寡。
 
「肌少症」在這些年非常受到注重,因為跟高齡跌倒、疾病預後等都有相當關係,全台65歲以上族群的肌少症盛行率約為 3.9~7.3%(女性:2.5~6.5%;男性:5.4~8.2%)(長庚醫訊)。測量的方式可以肌肉質量、肌肉強度以及行動能力(每秒0.8公尺以上)做為測量基準,最簡單的是量看看小腿圍,一般來說,50歲以上,男性<34公分、女性<33公分,就要當心啦!
 
但別以為自己「很有肉」就不用擔心肌少症,很可能是肥胖型肌少症(sarcopenic obesity),是指身體組成因為肌肉質量流失,伴隨脂肪增加的情況。可別以為老人家圓滾滾就是福,以代謝症候群來說,肥胖型肌少症老人的風險是一般族群的 8.2倍,而代謝症候群引起的血糖、血壓、血脂問題可真不少,問題多多啊!
 
這樣說來,上了年紀要比年輕更注重體態與肌力訓練,因為肌肉正是保護關節的重要因子,更需注重自己的體態,特別是當自己體重一直下降時,別沾沾自喜還穿得下年輕時的衣服,更該警覺自己的身體組成是否被脂肪取代了?
 
多看自己一眼、斤斤計較,為的可是健健康康、無病無痛的人生下半場啊!

說穿了,關節保護不難,就是減少關節負擔,自己就能當保護關節的神隊友,下一頁從吃對開始努力吧!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