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千萬不能忍!小心變成假性癱瘓 醫師教你1招徹底解決

26,607 收藏1
你的肩膀不適,真的是五十肩害的嗎?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由上臂肱骨的圓頭及肩胛骨的凹窩(肩胛盂)所構成,有近360度的活動角度,此外還需要仰賴肱骨頭周圍的肌腱組織,也就是旋轉肌,才能將肱骨頭穩穩固定住,讓肩關節關節可以完成多方向的運動,當旋轉肌受傷,就可能使肩膀疼痛、活動受限、手部無力上舉,進而影響日常生活。

肩部旋轉肌出問題影響生活,初期就有感!


臺中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坤燦醫師指出,旋轉肌是一群肌腱結合起來的綜合體,主要功能是幫助抬肩時順利上下抬、內外旋,達到肩膀360度的活動,造成旋轉肌受傷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年紀,旋轉肌長年反覆使用造成損傷,二是外傷如車禍、跌倒造成旋轉肌腱的撕裂傷,屬於急性的損傷。

肩部不適為旋轉肌受傷的初期特徵,例如抬肩時感到不適,或女性伸手到背後扣內衣時感到不適,睡覺時也會因為肩部不適而無法側躺,再加上「晚上睡覺休息時,排除掉白天工作在忙等其他事情的紛攪,對痛的敏感度會上升」,甚至會影響睡眠品質,不過活動範圍尚不受影響。

忍愈久問題愈大!嚴重時可手術置換人工肩關節


李坤燦醫師進一步說明,當旋轉肌受傷更嚴重,痛會讓人不敢動,因此「抬肩角度愈來愈差,例如抬高角度只到原本一半高度或更低,到最後除了肩膀抬不高,肩膀力量也會變差,拿東西時覺得手沒有力氣,呈現類似中風的樣子,此時已是最嚴重,整個旋轉肌都已經斷裂的狀況」。

若旋轉肌出問題必須治療,有幾種常見治療方式可以選擇(如下表),李坤燦醫師提醒,「旋轉肌治療跟嚴重程度是正相關的」,輕度發炎或部分撕裂傷,可以復健或局部注射治療,若檢查發現旋轉肌有斷裂或破洞,也可經由微創手術修復,只是很多民眾「太會忍痛」,忍到旋轉肌斷裂萎縮,錯失了還能修復的機會,就會建議施行反式人工肩關節手術。

肩部旋轉肌受傷的常見治療方式



傳統人工肩關節手術VS反式人工肩關節手術


人工肩關節手術為何有傳統、反式的不同?李坤燦醫師解釋,不同之處在於構造原理。傳統的人工肩關節跟其他人工關節類似,是模仿原本的關節,由一個人造的肱骨頭,搭配一個人造的肩胛盂,以一個球配一個碗的組合,取代退化磨損的軟骨;而反式人工肩關節則相反,將人造肱骨頭製作成碗狀,人造肩胛盂製作成圓頭狀,因此名為「反式人工肩關節」。

反式人工肩關節可以改變肩關節的形狀及力學,置換後不需要旋轉肌幫助活動,而是改由三角肌施力,因此無法修補的旋轉肌受傷、關節軟骨退化合併旋轉肌破裂問題、肩膀粉碎性骨折、多次旋轉肌修補手術成效不佳、抑或肩部慢性脫臼等問題,都是反式人工肩關節的適應症。李坤燦醫師表示,反式人工肩關節手術成效佳,近年來在歐美接受度愈來愈高,一般建議65歲以上再施行手術,也逐漸下修至55歲以上就可施行,此外肌腱破損至無法修復、抬肩不超過水平面的族群,接受反式人工肩關節手術的成果較佳。

別再自己當醫生!及早診斷治療才是保養肩關節之道


有一名快70歲的陳伯伯,就忍著肩痛務農超過10幾年,到看醫生時已是肩膀舉不起來的「肩部假癱」狀態,李坤燦醫師經過核磁共振檢查及評估旋轉肌的肌肉萎縮比率,認為旋轉肌再度破裂的可能性很高,因此建議陳伯伯施行反式人工肩關節手術,而陳伯伯在術後3~4個月積極配合手術後指引及復健,目前肩膀已能抬高到水平面以上,恢復了日常生活功能。

李坤燦醫師提醒,民眾有時會自認為是四十肩或五十肩,或是忍一下就好了,其實最好還是「提早就醫接受專業醫師診斷,依損傷程度級別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及早就醫可以終止這些傷害及不適」。平常不應勉強用不正確的姿勢拿東西,更要避免為了改善腰痛去公園拉單槓等錯誤的保健行為,整個人的體重對肩膀是沉重負擔,這些行為都容易造成旋轉肌受傷,若筋骨不適,建議直接前往復健科尋求專業的診斷、治療及協助,以及早得到改善。

李坤燦醫師

▲更多關節與骨頭知識 歡迎進入骨哥論壇: https://bonebro.com/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