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焦慮小心「腦疲乏」失智風險高!專家揭2保健活化腦力、照顧腦細胞

16,393 收藏0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編按:數位時代來臨,每天只要打開手機,就會有成千上萬的資訊湧入大腦,雖能快速獲取大量知識和消息,但也讓大腦處理訊息的負擔增加,甚至有人因此產生「資訊焦慮」或「社群焦慮」的問題,影響心情外,連帶著健康都賠了進去。

日本醫學博士蓮村誠就曾指出,「資訊爆炸」會讓大腦累積過多疲勞,輕則無法處理負面情緒、難以消化不喜歡的資訊,重則還可能引起自律神經異常或憂鬱症、躁鬱症等精神疾病,原本為了讓民眾方便利用的數位產品,卻成為「心靈的毒素」。

在資訊的高度刺激下,該注意你的腦疲乏警訊!台灣失智症協會會員林錦堂在《告別失智》一書中分析,其實從我們的行為就能看出腦疲乏的端倪,再搭配維持生理機能運作的營養素來保健,有助於活化腦力!

低頭族易腦疲乏!世界正邁入失智高風險的資訊型社會



當資訊型社會來臨後,又產生新的匱乏—資訊、時間、資源的供應都不夠用。資訊的公開與氾濫,使得新的經濟形式產生為「資訊經濟」,並且因為資訊有著公共性的特質,任何人都可以從不同的媒介體(電視傳播、網路搜尋)自行獲取所需的知識和資訊。這又製造出「資訊焦慮」症狀,也擴延到整個社會的集體焦慮。


資訊型社會的出現,管理就由人與人轉變為資訊與人。人從主動管理自己變成被動管理,3C資訊設備成了主動操控的要角。二十四小時不再只是鐘錶上的刻度,時間感變得很斷裂。人們不必再記得幾點鐘要做些什麼,3C設備會提醒,並且指示應該完成什麼。在無法掌控時間感的狀態下,人們的時間感會顯得模糊。

這種資訊的刺激,圍罩著我們的生活環境,影響身體的分泌系統和大腦心智認知神經迴路。高水平的壓力激素與正腎上腺素,整日都在人體內流竄著。

一方面提高人體的戰備狀態,另一方面則持續挑戰著海馬迴的耐受度。高濃度的壓力激素,正是攻擊海馬迴的最佳武器。


腦疲乏會使得大腦的代謝廢棄物堆積沉澱,使血液的流通變慢、供氧量減少等,讓血液的黏稠度增加(如果維生素C、E含量不足,會更嚴重),外加上情緒壓力還會造成血管不當收縮(末梢細小微血管斷流,造成神經元死亡),促使大腦細胞活力降低。然而,偏偏當腦疲乏產生時,人最喜歡做的事有兩件。

  1. 發呆:躺在沙發上無目的對著電視發呆、不斷地滑手機、吃零食等,或是找個餐廳大吃大喝。腦疲乏時,會積極地吃入一大堆碳水化合物(麵包、餅乾、米飯、含糖飲料)。
  2. 狂歡:明知近期內沒有時間出國,卻竭盡心力去收集旅遊資訊、忙著安排旅程。若真的去旅行,等到返國後癱軟在家,上班後壓力陡然增倍。此外,也有的人會選擇去夜店狂歡。如果想藉此來轉移腦疲乏,反而更加深腦疲乏的程度。

平時就該做足日常保健 人體兩大類營養重點整理



礦物質等微量元素是身體內許多酵素的輔助因子,更是維持正常生理機能運作時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以下從巨量營養素和微量營養素,分別說明人體所需的養分。

  • 巨量營養素:可提供熱量的物質,例如蛋白質、脂肪、傳統定義的碳水化合物。
  • 微量營養素:雖然不能提供熱量,但對於生理功能的運作與維護相當重要,例如膳食纖維。除此之外,還包含維生素和礦物質。

至於所需攝取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建議如下:

  • 維生素:A、C、D、E、B1、B2、B6、B12、K、生物素、葉酸、鹼酸、泛酸。
  • 礦物質:巨量礦物質的需求量相對較大,每日需攝取一百毫克以上,來源包含鈉、鉀、鈣、鎂、磷、氯等六種;微量礦物質的需求量相對較少,每天攝取量為低於一百毫克,包含砷、鈷、鉻、銅、氟、鐵、鋅、碘、錳、鉬、鎳、硒、矽、鎴、釩等十五種。

本文摘自《告別失智:一本書解釋大腦的運作,以及你該怎麼吃、怎麼思考,活化腦力,維持永智人生》/林錦堂(台灣失智症協會會員)/大塊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低頭族易腦疲乏!日常保健兩大類營養不能少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