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人是天選之人,有些卻一再染疫?3招「扶正祛邪」讓病毒都怕你

7,765 收藏0

中醫如何看新冠肺炎 



自從新冠肺炎爆發後,世界各地具規模的醫學機構及研究組織,紛紛對新冠肺炎病毒進行研究,尋求破解之道。在新冠肺炎肆虐世界近三年後,雖然各國推出了數種疫苗、倍拉維(Paxlovid)、清冠一號等針對性中西治療藥物,但仍缺乏有效率、具信服力的特定治療方式。一般醫院多採取支持性療法來進行醫療,只是效果未盡理想。 

新冠肺炎病毒SARS-CoV-2屬於冠狀病毒的亞科,變異快,特性至今仍在研究中。現代醫學的主要思維仍是在確定病毒特性後,找出能克制、消滅它的藥物。而從中醫觀點來看,新冠肺炎就是一場「疫癘」,佛經上稱為「人眾疾疫難」,是一場人類浩劫。 

新冠肺炎的本質與歷史上曾多次發生的瘟疫有相通之處,例如其發展都是由無形至有形,由小至大,由少至多,由點至面,而且疫病會在附著、相應等作用下擴大、蔓延。 

古代中醫醫家以「氣」的概念來看病毒,雖無法感知細菌、病毒等肉眼難見的病原體真貌,也不見得懂得以口罩、酒精保護自己,更沒有PCR核酸檢測、快篩等檢驗設備,但卻知道在特定季節或地點,瘟疫會透過空氣或接觸等方式傳播疫病,造成大規模的發病,甚至死亡。當時的醫家已經懂得以中藥治療瘟病,並以隔離及消滅老鼠等感染源的方式來阻斷傳染途徑。 

開創清朝瘟病學派的明末名醫家吳有性(字又可),以畢生的治疫經驗和體會,寫出《瘟疫論》一書,並提出「異氣致病」說,認為瘟疫非因風、寒、暑、濕所致,而是由一種不可見的「異氣」(又稱癘氣、戾氣、雜氣)由口鼻侵入,再潛伏於半表半裡間所致。吳有性的瘟疫學說,是傳染病學史上一個偉大的創舉,與現代的病菌學、病毒學接近。 

吳有性主張「以苦寒攻下」的方法來攻逐邪氣、治療瘟病。他的瘟疫學說與治療原則也為後世醫家,如葉天士等溫病學家採用。葉天士因而創立了「衛氣營血」辨證,將外感溫熱,病由淺入深或由輕而重的病理過程分為四個階段,「衛分、氣分、營分、血分」各有其相應的證候特點及病理變化規律,此一辨證法對判斷疫病的傳染路徑及對應治療方法極有幫助。 

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新冠疫情發生之後,最令大家困惑的是:為什麼有的人即使打了疫苗,仍然會確診?為什麼有些人即使和確診者近距離接觸,甚至生活起居在一起,依然不會被傳染?難道他就是所謂免疫力(抵抗力)超強,「百毒不侵」的「天選之人」?為什麼有的人在確診後症狀輕微,有的人卻嚴重,甚至死亡?確診者康復後,照理說已得到「無敵星星」,為何仍會一再染疫?為什麼有的確診者即使康復後,身體仍有各種令人不舒服的後遺症?有的人卻能船過水無痕,完全無後遺症……對這場突如其來,由新病毒造成的疫病,我們仍有許多疑問與困惑。 

我必須說,有些病毒會與某些人相應,特別喜歡拿他們當殖民地,因此那些人容易染疫。而某些有特殊體質(如免疫系統強大)的人,病毒比較不喜歡接近,即使不小心染疫,通常症狀也都十分輕微,甚至毫無症狀,或許可以說病毒感應這個人不是理想宿主,非久留之地,也會想要離開。 

有一位主持人在受訪時說,打過疫苗的她在染疫時病得東倒西歪,而未刻意隔離的同住男友卻生龍活虎,甚至還去照顧染疫的家人,也都安然無恙,明顯的對比差距,讓她很是疑惑。這讓我立刻想起了《內經.素問》中常為人引用的經典句子:「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一個人如果先天之氣充足,加上作息正常,飲食營養均衡,心情樂觀平和,後天之氣未耗損太過,自然正氣旺盛,外邪難以入侵,內邪也難以相應產生,就不會發生疾病。巧的是,這句話的前述句,是黃帝在問減低疫病感染的方法:「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同,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疫情來時,症狀類似,男女老幼都會被傳染,如何才能減少疫病傳染的機會?所以歧伯才回答:不會被感染的人,體內正氣充足,邪氣不能干擾。疫病的病毒(毒氣)從他們的鼻孔(天牝)進入後,即由腦而出,不會致病。  

冠後強弱vs正氣盈虛 



為何會發生這種情況?根據我的經驗及臨床觀察,最大的差異在於每個人的「正氣」多寡。正氣來自人本身的體質和施打疫苗。施打疫苗可增加對病毒的抵抗力,算是增強正氣。正氣充足的人,防疫和自癒力強,不容易被傳染,被傳染後也多為輕症,症狀輕微,兩三天恢復正常,後遺症也少。而正氣不足的人,不但容易被傳染,確診後症狀嚴重,要花比較多天恢復,而且多有後遺症。 

有正氣守護的人,即使染病也不嚴重,連癌友亦然。在寬心癌症關懷協會擔任志工多年的幾位資深癌友,在Omicron疫情中,也因被家人傳染而染疫,不過症狀都很輕微,有點喉嚨痛,輕微咳嗽,服下中藥淨冠方之後,三天痊癒,也沒什麼後遺症。這表示他們雖然曾經罹患重症,但經過細心調養、恢復,以及幫助他人,發揚善念,與善相應,故正氣充足,即使感染了病毒,症狀都十分輕微,也很快就恢復健康。 

與他們相反的是一些症狀嚴重,且後遺症不斷的人,有些人甚至隔離完畢出來後,仍咳個不停。這些人可能先天正氣不足,後天又沒有好好維護,所以生病時症狀就比較嚴重,即使最後痊癒了,依然出現很多後遺症。 

這情況也可以用中醫理論解釋,人有五臟六腑,理想狀況是每個臟象都能平衡、和諧,但當新冠病毒開始進犯身體,脆弱、正氣不足的臟象就像防禦上的弱點、破口,被病毒跑進來肆虐。這些臟象、破口遭到病毒攻擊後,就如戰後滿目瘡痍的廢墟,必須經過整理,恢復正氣,否則很容易出現後遺症。譬如新冠後遺症雖以肺部為主,包括咳喘、疲倦、容易累等症狀,這在中醫來講就是氣虛。又如後天之本的脾受損,也會造成正氣不足,故會出現疲累不堪,反覆染疫等虛實證候。

氣虛可能是本身正氣就不足,以致感染病毒時入侵比較嚴重,以中醫「衛氣營血」辨證來看,當病毒侵犯到氣分,肺部受影響,就會咳嗽不止,這就是警告你,你的肺部失調、氣不足,病後需要好好照顧,並不是過了就沒事,因為誰也不知道下一波的病毒會不會更厲害。

而當全身產生如心悸、胸悶、失眠、腸胃不適、月事不調、腦霧(包括記憶力減退、昏昏欲睡、無精打采等)、皮膚搔癢出疹、毛髮乾枯燥裂等症狀,中醫會認為這是病毒進入到較深層次的營分或血分,恢復期較長,需要配合醫師,長期調理。尤其腦霧等,屬於「心」的範疇,更要找到自己信任且有經驗的醫師來配合調理。 

因此,即使表面上看似病癒,如缺乏調理,正氣不足以徹底清理病毒留下的垃圾和汙染,一則恢復緩慢,二則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容易產生二度傷害。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要減輕冠後的影響,除了藥物治療外,可從三個方向進行調理:

  1. 飲食,吃一些生機食物,如黑豆、薏仁、山苦瓜、冬瓜等,調養脾胃,改善身體。脾胃受傷者,可泡百合、金桔、枸杞、杭菊等來飲用。「冠後益氣飲」也可幫助冠後恢復。

  2. 運動,若正氣已傷,可多做走路、太極拳、爬山或騎腳踏車等低強度運動,養成身體「動」的習慣,以改善肺、脾、腎氣虛。

  3. 環境,多處身於空氣好、磁場正向的地方,有助減輕腦霧和憂鬱、恐懼、不安心情,多接觸正向的人、氣場及環境。除此之外,睡眠很重要,唯有睡好,才能逐漸擺脫冠後陰影。

本文摘自《扶正的力量》/許中華(中西整合專科醫師)/天下生活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