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不感冒、87歲還在看診!名醫私房秘訣:走路搭1招調整自律神經

86,818 收藏3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帶津三敬一院名譽院長,87歲醫師帶津良一,從事癌症治療近60年,至今仍活躍於第一線臨床工作。他至今沒有重病經驗,近30年來更「不知感冒為何物」,近日他分享了自己的養生秘訣,表示能體力、精神不衰退,除了練氣功、太極拳外,「調整自律神經」至關重要。

帶津良一每天會前往兩家醫院診察患者,並在院內指導氣功、太極拳。除了看病外,他還會在周末出差演講,並為雜誌連載文章、撰寫醫療書籍,可說幾乎一周無休,而這個工作強度已持續近40年。

帶津良一表示,儘管自己如今會吃高血壓藥、痛風藥治療相關毛病,但這些年來沒生過大病,雙腿、腰部也十分健康,而自己之所以能維持健康,除了有練習氣功、太極拳的習慣外,也與調整自律神經大有關係。


自律神經失衡導致身心不適一籮筐!失眠、偏頭痛、心悸、便秘……



自律神經由掌管日間活動的交感神經,與掌管放鬆的副交感神經組成,當交感神經主導時,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呼吸會變淺、變短;反之副交感神經主導時,則會降低心律、血壓,讓呼吸變得悠長。

自律神經系統掌管了日常民眾無法控制的身體各個層面。順天堂大學醫學部教授、自律神經專家小林弘幸進一步指出,自律神經甚至還可以控制血液流動,比方說,交感神經主導時,血管會收縮,血流量減少,情緒也較有攻擊性;副交感神經則如同煞車,主導時血管會適度鬆弛、血壓降低,身體平靜放鬆。

對身心健康來說,兩神經之間的平衡相當重要,當平衡被破壞,將導致各式各樣的身心不適。比方說,若交感神經過度主導,因血管過度收縮,身體就會較不容易獲得營養與氧氣。一旦自律神經失衡,便可能引起失眠、偏頭痛、心悸、呼吸不順、便秘、容易疲憊、肩膀僵硬、焦躁、沒有幹勁、集中力低等各式各樣的不適。

名醫養生法:透過「走路呼吸法」調整自律神經,通勤、散步、健走都能做



若要維持自律神經平衡,避免身體出現各種毛病,調整自律神經非常重要。帶津良一指出,「呼吸法」是民眾自己能調整自律神經的唯一方式,而他自己也在實踐的呼吸法,便是不論是散步、健走、通勤時都能進行的「走路呼吸法」。

【名醫的走路呼吸法】

  • 步驟1:向前走時,踏出「第一、第二、第三步」時,配合雙腳踏出的時機,連續3次用鼻子吐氣。

  • 步驟2:「第四步」時,用鼻子深吸一口氣

  • 步驟3:「第五步」開始重複上述步驟,以「呼、呼、呼、吸──」的節奏持續步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則建議,民眾可在洗澡時利用蓮蓬頭熱水沖打背部。此外,也可自行按摩:「內關穴」、「神門穴」、「三陰交穴」、「百會穴」,以舒適的力道,每次按10~20下,每下停留數秒至稍有痠脹感即可,反覆持續約2分鐘,即可養心安神、冷靜情緒、放鬆,調整自律神經

▼內關穴位置: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併攏,放在左手腕內側,右手無名指抵著左手的手掌與手腕交界處的橫紋,這時右手食指旁就是「內關」穴。


▼神門穴位置:手掌向上,小指側的腕橫紋。


▼三陰交穴位置:足內踝上3吋(約4指寬),脛骨後緣凹陷處。


▼百會穴位置:頭頂正中央,從兩耳到頭頂畫一條線,再從兩眉中央往頭頂畫一條線,兩線的交接點。

參考資料:
  1. 「87歳現役医師」が健康のため毎日やる3つのこと 「生涯現役!ボケない!自分の足で歩く」ために | 健康 | 東洋経済オンライン
  2. 「自律神経を整えよう。大切なのは運動、睡眠、食事です」
  3. 「顔で笑って心で泣く」がベスト…自律神経の名医が教える「医学的にやってはいけない」5つのNG行動 怒らなければ人生は10割よくなる | PRESIDENT Online(プレジデントオンライン)
  4.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聯醫新聞-自律神經失調 中醫教你啟動自癒力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